说罢拿起旁边的笔,在黄纸上写了一个“顺”字。
那先生看了一眼,道:“‘顺’者左边似‘川’,右边是书页之‘页’,‘页’下为‘贝’,公子当是来自蜀中,虽是读书人,但家境优厚,钱粮不缺,想来原本是经商的。”
三郎和玄珠听了,登时对这老者刮目相看。三郎又排出三文钱,道:“先生说得半点不错,那在下就来算个不准的。这一个字,还要请先生测一测在下的功名。”
说罢,又在纸上写了一个“乃”字。
那先生瞥了一眼,道:“这个字缺一捺则为‘及’,公子此去应考,恐怕不及第也。”
三郎仰头大笑,愈加感觉有点意思,干脆又丢出六文:“既如此,在下更想问问先生说的‘阴魂’了。”
那先生抬起松松耷拉着的眼皮,将六枚铜钱都收入袖中,问道:“公子可想好了?”
“先生保我平安?”
“这个自然。”
“那就无妨。”
老者起身咳嗽着道:“请公子随我走几步?”
玄珠见了急忙叫道:“你这老儿要带我家公子去何处?莫不是设了局谋财害命?”
老者干笑道:“你这小哥儿也太护主了,我不过让你家公子到这槐树背面来,你多走两步不就看得见了。”
三郎拍拍玄珠的肩,示意他不必担心,留在原地,便跟着那老者来到了槐树的背后。
虽说在瓦舍闹市中,但这槐树背面竟没有一点儿光。此时天也全黑了,只见黑乎乎的树阴盖住了两人全身,连脸也看不清。
只听那老者道:“委屈公子先闭上眼睛,若非老朽开口,且莫睁开。”
三郎心中又是好奇又是期待,虽然有些疑惑,还是照做了。只觉得那瓦舍中的嘈杂之声如潮水般退去,耳中却忽而传来一个绵软的女子声音:“公子好胆色,竟然真要跟阴魂聊上一聊?”
三郎只觉得背后起了一阵冷汗,虽是骑虎难下,却又真有兴趣,低声道:“在下既然来了,自然是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