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太后也没拒绝,笑道:“好啊,正好哀家也许久没见鹤哥儿了,还怪想的。”
不过她也没有偏心,也同样询问了大皇子母亲宜嫔大皇子梓哥儿的情况。
相比婉嫔的游刃有余,宜嫔要紧张许多,磕磕绊绊地回道:“回,回太后娘娘的话,劳,劳您记挂,梓哥儿一切都好。”
大皇子命中缺木,所以江太后给起了个“梓哥儿”的小名。
宜嫔如此表现,也是有缘由的。
同样都是皇子母亲,婉嫔出身余杭世家大族,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言一行都有章法。
反观她自己,佃农出身,大字不识几个,生得也寻常,只不过是慈宁宫里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宫女。
只是她运气好,被江太后选中,成为两个教皇上人事的官女子之一,一跃从宫女变成了后妃。
更幸运的是,她还先于其他妃嫔生下熹宁帝的皇长子。
泼天富贵落到自己头上,虽然大皇子今年已有三岁,她犹觉得不真实。
在同为皇子母亲的婉嫔面前,相形见绌,自觉矮上三分。
对着江太后时,更是战战兢兢,生怕自己说错话连累大皇子被皇祖母厌弃。
江太后闭了闭眼,很是瞧不上宜嫔这上不得台面的模样。
也不知当初自己怎地猪油蒙了心,竟选了她当官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