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妃没有说完这句话,但在座诸人都明白。
彼此对望,眼里俱是化不开的愁绪。
**
乾清宫。
东暖阁里有张桌子,专门用来安放妃嫔敬送之物。
临近端午,上头摆满了各宫的心意:夏日多用的手帕、荷包、扇套,以及跟端午佳节挂钩的五色长命缕、细纱缠的纱粽、艾草编的小老虎……还有各色点心匣子。
诸嫔妃想见皇帝,也不能青天白日就往乾清宫跑,多是派贴心的女官或是宦官,带着茶点来送与皇帝,又要拿出自己的体己钱来,收买御前传话的宦官。
“这可真是贷款上班了。”姜离不由替她们心疼起来。
大明的妃嫔,跟很多朝代不同。大约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后族强势,自太宗文皇后(朱棣的徐皇后)后,后妃绝大部分都是出自民间。*
基本不会出现什么贵妃是将军的女儿,皇后是尚书的孙女之类的世代贵族的女子入宫。
也就是说满宫妃嫔,顶多出身于小康小富之家,是没什么银钱能让她们带入宫中的。
所以姜离看她们还要自掏腰包给皇帝送东西,就很心疼——
带入下,就是辛辛苦苦北漂人,每天打卡考勤(晨昏定省守着做妃嫔的规矩)挣得工资,为了拿项目还得倒贴钱。
然而大明后宫的职场,却是容不得人不卷的。
姜离从现代而来,“卷死了”是很多人放在嘴里说的口头禅。
但在这大明的后宫,不卷,甚至哪怕尽力卷了,但运气不好只得宠而无子嗣——就是死,真正的,物理意义上的死。
姜离打开了贴着长春宫封条的点心匣。
“她们争的哪里是恩宠。”
“是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