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清澜是个外人,还是个出身足够膈应人的外人,陶韵和她只有三岁的儿子都不欢迎魏清澜,但她却也会对魏清澜这个孤苦无依的小孩产生点恻隐之心。
当魏云将魏清澜从金川镇接回来后,陶韵一日三餐从不亏待她,却会在许多细节处刻意遗忘她,让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始终没法融入这个家。
魏清澜虽然在乡下读了几年书,悟性却很高,转学到仁城后很快就把成绩赶了上来。
她的考试成绩如果不错,魏云会像奖励小狗一样,偶尔给她带点小玩意当作礼物。
陶韵嘴上不说,第二天就要埋怨她粗手粗脚,磕坏碰坏了家中的东西,或是将她的儿子欺负哭。
魏云其实看得明白,为了哄陶韵开心,就会呵斥魏清澜,故意贬低她,说她是乡下的野丫头,没教养,得多跟陶阿姨学。
还在念小学的魏清澜不懂,时常反思。
升到初中,她的成绩仍名列前茅,却再也没了礼物,也没人替她来开家长会。
美术老师曾联系魏云,说魏清澜在绘画方面极具天分,魏云一开始很是高兴,嘴上说着会将魏清澜送去系统学习,却在一夜之后变了卦。
魏清澜的所有画具被收走,连一张白纸都没能幸免。
魏清澜终于渐渐懂了。
她的成绩开始变得平庸,老师找她谈过几次话,她以自己跟不上进度敷衍过去,老师十分惋惜。
可自此,她又有了来替她开家长会的人。
又有了能让她自由涂画的纸笔。
这是魏清澜的生存之道。
可这还不足够。
为了活得更加舒坦,魏清澜开始尽量不在陶韵面前出现,连三餐都错开时间。
后来,她甚至只在学校用餐,把那个所谓的家当作休息的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