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首先来到了咸阳的集市,这里热闹非凡,人群熙熙攘攘。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乌孙走进一家丝绸店,店内陈列着色彩斑斓、质地柔软的丝绸,有轻薄如蝉翼的素纱,也有绣工精美的锦缎。乌孙轻轻抚摸着丝绸,感受着那细腻的触感,心中暗喜,他深知这些丝绸在大月氏定会成为贵族们竞相追逐的珍品。
接着,他们又来到了瓷器店。精美的瓷器让乌孙等人目不暇接,造型各异的花瓶、碗碟,上面绘制着精美的图案,有的是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有的是雄伟壮观的山水画卷。瓷器的光泽温润如玉,让人爱不释手。乌孙意识到,这些瓷器一旦引入大月氏,必将受到上层社会的喜爱。
在铁器铺中,乌孙看到了大秦先进的冶铁技术所打造出的各种铁器。锋利的刀剑寒光闪闪,农具坚固耐用。他想到大月氏的农业生产和军事装备,若能引进这些铁器技术,将会带来巨大的提升。
除了这些商品,乌孙还留意到了大秦集市上的交易方式和市场管理。大秦有着严格的市场秩序,每个摊位都有明确的区域划分,商品质量也有相应的标准。商人们使用统一的度量衡进行交易,这让乌孙感到十分新奇和规范。他深知,要在大秦顺利开展贸易,必须熟悉并遵守这些规则。
此外,乌孙还观察到了大秦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他看到大秦的学子们手持竹简,专心致志地学习;街头巷尾有人在谈论着诗词歌赋;节日庆典时,人们身着盛装,举行着各种传统仪式。这些都让乌孙对大秦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意识到,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在贸易合作中至关重要。
林宇为了更深入了解大月氏以及西域的情况,再次召见了乌孙。这次,他选择了一处幽静的园林,希望在更轻松的氛围中交谈。
乌孙来到园林,看到林宇正站在一座亭子里欣赏着园中的景色。园中的花草树木修剪得整整齐齐,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景色美不胜收。乌孙上前行礼:“陛下,今日得陛下召见,不知有何事吩咐?”
林宇微笑着示意乌孙坐下,说道:“乌孙,这几日在咸阳城四处参观,想必对我大秦有了不少了解。朕也想听听你对大月氏以及西域其他国家的介绍。”
乌孙心中明白,这是大秦皇帝在试探西域的虚实。他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陛下,大月氏国在西域也算是强国,我们拥有广袤的草原和丰富的资源。周边的国家,如康居、大夏等,与大月氏都有贸易往来。西域各国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时而友好通商,时而因利益冲突发生摩擦。”
林宇微微皱眉,问道:“那大月氏与周边各国关系如何?特别是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各国能否团结一致?”
乌孙回答:“陛下,大月氏与部分国家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关系,在贸易上相互依存。但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各国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难以做到完全团结一致。比如,北方的匈奴部落时常侵扰西域边境,各国虽都深受其害,但在联合抵抗时,却各有各的打算。”
林宇又询问了大月氏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等方面的情况。乌孙详细地介绍了大月氏以部落联盟为基础的政治结构,以及强大的骑兵部队。他还提到,大月氏的骑兵擅长长途奔袭和骑射,在西域战场上颇具威名。
通过这次深入交流,林宇对西域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意识到,与大月氏开展贸易,不仅能带来经济利益,还可能对大秦在西域的影响力产生深远影响。但同时,也要谨慎处理与大月氏及其他西域国家的关系,避免卷入不必要的纷争。
林宇思索片刻后,对乌孙说:“乌孙,朕已初步决定与大月氏开展贸易试点。但贸易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遵守规则。”
乌孙大喜,连忙跪地谢恩:“陛下英明,乌孙愿全力配合大秦,确保贸易顺利进行。”
林宇接着说道:“朕会派人随你一同返回大月氏,商讨具体的贸易细节,包括贸易地点、商品种类、税收等问题。你回去后,也需与大月氏国王商议,做好相应准备。”
乌孙领命后,满心欢喜地离开了园林。他知道,此次大秦之行,取得了重大进展。
乌孙回到馆舍后,立刻开始准备返程事宜。林宇选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官员王忠,随乌孙一同前往大月氏。王忠熟悉贸易事务,为人沉稳且善于沟通,林宇对他寄予厚望。
出发前,林宇召见王忠,叮嘱道:“王忠,此次你随乌孙前往大月氏,责任重大。你要详细了解大月氏的贸易需求和底线,与他们商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贸易方案。既要保证大秦的利益,也要让大月氏有利可图,如此才能长久合作。同时,你要留意大月氏的国情和周边局势,及时向朕汇报。”
王忠跪地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几日后,乌孙、王忠一行人踏上了返回大月氏的旅程。一路上,王忠与乌孙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大月氏的商业习俗、政治情况以及他们对贸易的具体想法。乌孙也向王忠介绍了大月氏的一些贸易传统和禁忌,以便王忠在谈判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