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起兵日期的临近,扶苏旧部内部出现了一些犹豫的声音。
一些将领开始担心起兵的后果,他们深知林宇并非昏庸之主,新政也确实有其积极意义。而且,一旦起兵,必将引发大秦内部的一场惨烈内战,这对大秦的国力将是巨大的消耗,可能导致外敌入侵,生灵涂炭。一位名叫张峰的将领对陈武说:“陈将军,我们起兵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如今陛下虽然面临一些问题,但或许还有其他解决办法,我们这样贸然起兵,会不会给大秦带来灭顶之灾?”
陈武听后,面色凝重,他也在内心深处进行着激烈的挣扎。然而,他对扶苏的忠诚以及对当前局势的判断,让他依然坚持起兵的决定。陈武缓缓说道:“张将军,我理解你的担忧。但如今陛下被奸臣蒙蔽,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百姓受苦。我们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是为了拯救大秦。只要我们成功清除奸臣,辅佐陛下走上正轨,大秦依然有希望。”
尽管陈武努力说服众人,但犹豫的情绪还是在扶苏旧部中蔓延开来。一些将领开始私下里讨论,是否应该暂停起兵计划,再观望一段时间。而此时,陈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既要坚定那些动摇将领的信心,又要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变故。同时,他也收到了一些情报,得知林宇已经有所防备,这让他更加意识到此次起兵的危险性。但陈武心中的信念依然坚定,他认为自己肩负着为扶苏报仇以及拯救大秦的使命,不能轻易放弃。在犹豫与坚持之间,扶苏旧部的命运以及大秦的未来都悬在了半空,等待着最终的抉择。
在林宇一系列危机公关措施的作用下,民间局势出现了短暂的缓和。
各地的宣讲团深入民间,耐心地向百姓解释新政的好处,驳斥谣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多百姓在了解到新政的真实意图后,心中的疑虑逐渐消除。那些原本听信谣言,准备前往咸阳城闹事的百姓队伍,在听到宣讲后,纷纷停下了脚步。
在一个村庄里,宣讲大臣向百姓们展示了新政实施前后村里的变化对比图,详细讲解了土地改革后,农民们如何获得了更多的土地收益,以及赋税改革如何减轻了他们的负担。百姓们听后,恍然大悟,一位农民感慨地说:“原来我们都被那些谣言骗了,陛下的新政其实是为了我们好啊。”
同时,各地官府对造谣者的严厉惩处也起到了威慑作用。那些原本肆意传播谣言的人,看到造谣的后果如此严重,纷纷收敛了行为。民间的谣言传播速度明显减慢,百姓们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
此外,林宇下令对新政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整改,让百姓切实看到了朝廷的诚意。比如,加大了对贪污官吏的查处力度,调整了一些赋税征收的细节,使得赋税更加公平合理。这些举措进一步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虽然民间局势暂时得到了缓和,但林宇清楚,这只是表面现象。各方阴谋势力依然存在,并且随时可能发动攻击。他必须利用这段短暂的缓和期,加快应对各方势力的准备工作,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更大挑战。
林宇深知,民间局势的短暂缓和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各方阴谋势力绝不会轻易放弃。因此,他争分夺秒地进行着最后准备。
在军事方面,他进一步加强了咸阳城和皇宫的防御力量。调集了更多的精锐部队,布置在关键位置,对皇宫的每一道宫门、每一处城墙都进行了严密的防守。同时,他还命令工匠们打造了一些特殊的防御器械,如强弩、投石机等,以备不时之需。
针对神秘势力可能利用奇门遁甲之术的奇袭,林宇召集了国内一些精通奇门遁甲的高人。这些高人在皇宫周围布置了反制的奇门阵法,试图破解神秘势力的进攻路线。他们日夜守护在阵法周围,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林宇还对朝中大臣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调配。他将那些忠诚可靠且有能力的大臣安排到关键岗位,确保在危机时刻政令能够畅通无阻地传达和执行。对于旧贵族联盟在朝中的亲信,林宇已经掌握了他们勾结外敌、意图谋反的部分证据,只等合适的时机将他们一网打尽。
为了应对扶苏旧部可能的起兵,林宇再次派出使者,携带他的亲笔书信,试图做最后的劝说。书信中,林宇言辞恳切地向扶苏旧部解释新政的本意以及当前大秦面临的复杂局势,希望他们能够以大秦的大局为重,放弃起兵的念头,共同为大秦的繁荣稳定而努力。
此外,林宇还秘密联络了一些江湖义士。这些江湖义士痛恨那些为非作歹的势力,愿意在关键时刻协助朝廷。林宇向他们透露了神秘势力与部分江湖门派勾结的情况,希望他们能够在暗中破坏神秘势力的计划,或者提供关于神秘势力的重要情报。
在情报收集方面,林宇的密探们加大了工作力度。他们深入到各方势力的内部,收集关于他们行动计划、兵力部署等详细情报。林宇每天都会听取密探们的汇报,根据这些情报不断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
林宇明白,这是一场关乎大秦生死存亡的较量,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成败。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以迎接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守护大秦的江山社稷。
夜色如墨,神秘势力终于发动了奇袭。他们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向咸阳城进发。
按照事先的计划,精通奇门遁甲的高手们在前方开路,试图破解咸阳城周边由林宇布置的奇门阵法。他们手持各种奇门道具,口中念念有词,试图找到阵法的破绽。然而,林宇安排的高人所设的阵法极为精妙,神秘势力的破解过程并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