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咸阳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金黄的光芒。我坐在龙椅之上,俯瞰着殿下群臣,心中思索着大秦的发展大计。然而,一份加急军报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朝堂的宁静。
北方边境守将的军报传来,匈奴近期在边境频繁活动,其骑兵小队不断骚扰我边境村落。他们如鬼魅般来去无踪,抢走百姓的粮食、牲畜,甚至杀害无辜村民。据军报描述,某村一夜之间被洗劫,数十名村民惨遭毒手,房屋也被付之一炬。
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将军王翦怒发冲冠,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大声奏道:“陛下,匈奴欺我太甚!我大秦威严不可侵犯,恳请陛下下令,末将愿率大军北上,踏平匈奴,让他们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王翦将军的话语充满了豪迈与愤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匈奴的深深厌恶和必胜的决心。
丞相李斯则皱着眉头,面露忧虑之色。他缓缓走出队列,躬身说道:“陛下,战争乃不祥之器,一旦开启,生灵涂炭,百姓受苦,国家的财力、物力也将遭受巨大损耗。如今我大秦正致力于国内建设与发展,此时贸然与匈奴开战,恐怕并非明智之举。以臣之见,可先派遣使者前往匈奴,探寻他们的真实意图,尝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若外交无果,再动兵戈也不迟。”李斯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他的分析入情入理,让朝堂上不少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我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王翦将军的勇猛与忠诚我向来深信不疑,若派他出征,定能给匈奴沉重打击。然而,李斯所言也切中要害,战争对国家的影响巨大,大秦目前的局势需要谨慎权衡。片刻后,我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李丞相所言有理。先选派一位能言善辩、熟悉匈奴情况的使者前往匈奴营地,了解他们的意图,尝试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若匈奴执意挑起战争,我大秦定不会畏惧,王将军,你即刻整顿边境军队,加强防御,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退朝后,我在书房中反复思量使者的人选。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使者不仅要具备卓越的外交才能,还要有过人的胆识和智慧,能够在复杂危险的匈奴营地中周旋。
这时,公孙衍的名字在我脑海中浮现。公孙衍长期在边境任职,对匈奴的文化习俗、政治格局和军事力量都有深入的了解。他曾多次处理边境事务,凭借着出色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化解了不少危机。而且,公孙衍为人忠诚,对大秦的忠心日月可鉴。
我立即传召公孙衍进宫。不多时,公孙衍匆匆赶来,跪地行礼:“陛下召见,不知有何吩咐?”我看着他,神情严肃地说道:“公孙爱卿,如今匈奴在边境滋事,朕欲派你前往匈奴营地,探明他们的意图,尝试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此去吉凶难料,你可有信心完成使命?”
公孙衍毫不犹豫地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对匈奴情况较为熟悉,愿凭借自己的所学和对大秦的忠诚,为陛下排忧解难。臣定不负陛下重托,哪怕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仿佛在向我立下了生死状。
我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好!朕相信你。你即刻着手组建使团,挑选精通匈奴语言、熟悉匈奴习俗的人才随行。此次出使,你务必谨慎行事,以大秦的利益为重,同时尽量避免冲突,争取和平解决争端。”
公孙衍领命后,迅速展开行动。他挑选了一位在边境生活多年、精通匈奴语言的老者作为翻译,这位老者对匈奴语的各种方言和习惯用语都了如指掌;又挑选了几位擅长文书记录和情报分析的官员,以便在出使过程中准确记录情况,分析匈奴的意图;还带上了几位武艺高强的护卫,保障使团的安全。一切准备就绪后,公孙衍率领使团,带着大秦的国书和丰厚的礼物,踏上了前往匈奴营地的征程。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默默祈祷,希望他们能顺利完成使命,为大秦带来和平的曙光。
公孙衍一行历经数日的艰苦跋涉,终于抵达了匈奴营地。远远望去,匈奴营地一片广袤,帐篷星罗棋布,四周是成群的马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粗犷的气息。营地周围,匈奴士兵手持长刀,警惕地注视着他们,眼神中透露出敌意。
公孙衍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率领使团缓缓前行。在营地门口,他们被匈奴士兵拦住。公孙衍示意翻译上前说明来意,经过一番交涉,士兵们终于放行,带领他们前往单于的大帐。
进入大帐,只见匈奴单于高高坐在主位上,身旁簇拥着一群剽悍的将领。单于身材魁梧,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凶狠和霸气。他上下打量着公孙衍一行,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
公孙衍不卑不亢地行礼后说道:“单于大人,大秦皇帝陛下对贵我两国边境近来发生的冲突深表关切,特命臣前来与大人共商解决之策。大秦一直秉持和平友好的态度,希望能与匈奴和睦相处,此次冲突实非双方所愿。”
单于冷笑一声,说道:“哼,你们大秦占据着肥沃的土地,享用着无尽的财富,而我匈奴人却在这草原上饱受风沙之苦,为了生存四处奔波。如今,我们只不过是想要一些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你们边境的百姓拥有那么多粮食和牲畜,难道就不能分给我们一些吗?”
公孙衍心中明白,单于这是在为他们的侵略行为找借口,但他依然耐心地回应道:“单于大人,边境的土地和百姓,皆是大秦的子民,受大秦律法的保护。土地是祖先留下的基业,不容分割;百姓的财产也是他们辛勤劳作所得,不应被抢夺。若因些许物资便挑起争端,恐怕会让无数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绝非明智之举。大秦皇帝陛下希望能与单于大人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此事,避免生灵涂炭,实现两国的长久和平与繁荣。”
单于听后,沉默片刻,说道:“和平谈判也并非不可,但你们大秦必须割让边境的一片土地给我匈奴,作为我们停止侵扰的条件。否则,免谈!”公孙衍心中一紧,这显然是无理要求,他说道:“单于大人,割让土地之事,事关重大,非我一人能定。土地乃国家之根本,我需回朝禀明皇帝陛下,听候陛下的旨意。还望单于大人在这期间约束部下,切勿再生事端。”
单于思索一番后,说道:“好,我便给你们一些时间。但你们要尽快给我答复,若超出期限,或者你们的答复不能让我满意,休怪我匈奴铁骑无情。”
然而,就在公孙衍准备告辞离开时,一位匈奴将领突然站出,拔刀指向公孙衍,怒喝道:“你们大秦使者,少在这里花言巧语!谁知道你们是不是来探听我匈奴虚实的奸细?说不定你们早就谋划着如何攻打我们了!”营帐内顿时气氛紧张起来,其他匈奴将领也纷纷抽出兵器,虎视眈眈地盯着公孙衍一行。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公孙衍心中虽感紧张,但他深知此时必须保持冷静。他直视着那名拔刀的匈奴将领,神色镇定自若,缓缓说道:“将军此言差矣!我大秦以诚信立国,向来言出必行。此次我奉皇帝陛下之命前来,一心只为谋求和平,化解两国之间的矛盾。若将军认为我等是奸细,大可将我们当场斩杀。但请将军三思,一旦我们命丧于此,和平的希望也将随之破灭。单于大人若因一时冲动,错失和平解决争端的良机,恐怕日后会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