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 > 第73章 官僚腐败,侵蚀根基(第1页)

第73章 官僚腐败,侵蚀根基(第1页)

我,秦二世,端坐在咸阳宫那奢华却又透着丝丝寒意的龙椅上,目光扫过殿下一众臣子。表面上,朝堂依旧庄严肃穆,臣子们行礼如仪,但我却敏锐地感觉到,一股不祥的暗流正悄然在大秦的官僚体系中涌动。

近日来,不断有密报呈至我的案头,均指向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问题——官僚腐败。这些密报中,详细记录着各级官员的种种劣迹。有的官员在征调民夫修建宫殿、驰道时,肆意克扣民夫的口粮和工钱,致使民夫们食不果腹,劳作时怨声载道;有的在各地的税收过程中,私自提高税率,中饱私囊,使得百姓不堪重负;更有甚者,在军需物资的采买上,与奸商勾结,以次充好,严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就在昨日,我收到一封来自北方边境的密奏。信中称,负责边境军需的官员,将本应供应给戍边将士的优质兵器和粮草,偷偷倒卖,转而采购劣质品充数。如今,将士们手持的刀剑易卷刃,弓弩射程锐减,粮草也多有霉变。这让我忧心不已,边疆战事吃紧,如此行径岂不是将将士们的性命置于危险之地,大秦的边疆防线又如何能稳固?

我深知,官僚腐败若不及时遏制,必将如毒瘤般侵蚀大秦的根基,动摇国本。看着殿下那些或神色如常,或心怀鬼胎的臣子,我暗自下定决心,定要彻查此事,将这股腐败之风连根拔起。

我决定在朝堂上公开此事,试探群臣的态度,同时商议应对之策。

早朝时分,当我将官僚腐败的种种劣迹在朝堂上一一陈述后,原本安静的朝堂瞬间炸开了锅。群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神色各异。

丞相李斯率先出列,他躬身行礼,脸上满是忧虑之色,说道:“陛下,官僚腐败实乃我大秦之毒瘤,必须严惩不贷。然我大秦官员众多,分布广泛,若贸然全面彻查,恐引起朝堂动荡,影响国家政务的正常运转。臣以为,可先挑选几起典型案例,严厉惩处,以儆效尤,同时颁布诏令,警告各级官员,令其自查自纠,改过自新。”

李斯的话音刚落,大将军章邯便怒目圆睁,跨前一步,大声说道:“陛下,丞相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这些贪官污吏胆大妄为,恶行累累,若不立即全面彻查,他们岂会轻易收手?边疆将士正因这些蛀虫而面临险境,百姓也因他们苦不堪言。臣请陛下即刻下令,派遣钦差大臣奔赴各地,对所有官员进行严格审查,凡有腐败行为者,不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惩,绝不姑息!”

章邯的一番话,引得部分武将纷纷附和,他们对官僚腐败导致军需供应问题深感愤慨。而以赵高为首的一些宦官势力,此时也站了出来。赵高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尖着嗓子说道:“陛下,大将军所言甚是,腐败官员确实可恶至极。但彻查之事,还需谨慎。钦差大臣固然能担当此任,然而陛下也需提防有人借此机会排除异己,公报私仇。依老奴之见,可在派遣钦差的同时,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钦差的行为也进行监督,确保彻查之事公正公平。”

朝堂上,群臣分成了几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我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仔细权衡着各方的意见。李斯的建议虽求稳,但恐难以真正震慑那些腐败官员;章邯的主张虽坚决,却如他所言,全面彻查可能引发诸多不稳定因素;赵高的提议看似周全,可我深知他向来心怀鬼胎,不知此举背后是否另有图谋。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采纳各方合理建议,组建一支秘密调查小组,对官僚腐败问题展开深入调查。

我从朝中挑选了几位忠诚可靠、刚正不阿且精明能干的官员,其中包括御史大夫王贲,他以清廉公正、敢于直言而闻名;还有年轻有为的中郎将领蒙毅,他智谋过人,行事果断。此外,我还从军中挑选了一些武艺高强、行事谨慎的将士,作为调查小组的护卫。

在一个深夜,我将这些人秘密召集至咸阳宫的密室。烛光摇曳下,我严肃地看着他们,说道:“诸位,大秦如今面临着官僚腐败的严峻问题,这关乎我大秦的生死存亡。朕命你们组建密查小组,暗中调查各级官员的腐败行为。此次任务艰巨而危险,你们务必严守机密,不可泄露半点风声。一旦发现确凿证据,不论涉及何人,都要如实上报,朕定当严惩不贷。”

王贲率先跪地,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重托,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将这些腐败官员查个水落石出。”蒙毅和其他成员也纷纷跪地,立下誓言。

密查小组组建完成后,迅速展开行动。他们乔装打扮,分散至大秦各地。王贲带领一队人前往关中地区,这里是大秦的政治经济中心,官员众多,腐败问题可能更为严重。蒙毅则率领另一队人奔赴北方边境,重点调查军需物资采买和边防官员的腐败情况。其他成员也各自前往不同郡县,一场针对官僚腐败的秘密调查行动,在大秦的土地上悄然拉开帷幕。

王贲一行人抵达关中后,立刻深入民间,展开细致的调查。他们扮成普通百姓、行商过客,穿梭于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倾听百姓的怨言,收集有关官员腐败的线索。

没过多久,他们便发现了诸多问题。在长安附近的一个县城,负责征收赋税的官员与当地富商勾结,私自提高税率,对百姓横征暴敛。百姓们敢怒不敢言,稍有反抗,便会遭到官府的打压。王贲等人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几位曾被苛税逼迫得家破人亡的百姓,详细记录下他们的遭遇,并设法获取了官员与富商勾结的账本,上面清楚地记录着他们瓜分不义之财的明细。

在另一个地方,王贲得知负责水利工程的官员贪污工程款,导致工程质量严重受损。原本用于加固堤坝的石料被换成了劣质材料,河道疏浚也敷衍了事。去年汛期,当地遭遇洪水,因堤坝不牢,洪水泛滥成灾,百姓的房屋被冲毁,农田被淹没。王贲亲自前往受灾地区查看,看到百姓们流离失所的惨状,心中愤怒不已。他找到参与工程建设的工匠,获取了官员贪污导致工程偷工减料的证据。

随着调查的深入,王贲发现关中地区的腐败现象如同一张大网,错综复杂,涉及多个部门和各级官员。从基层的小吏到郡县的长官,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腐败行为。这些官员相互勾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经济秩序,损害了百姓的利益。王贲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将收集到的证据整理成册,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咸阳,呈给我御览。

与此同时,蒙毅带领的密查小组在北方边境也有了惊人的发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