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 > 第74章 党派纷争,朝堂混乱(第4页)

第74章 党派纷争,朝堂混乱(第4页)

支持李斯的官员们,对赵高的行为极为愤慨,他们纷纷上书为李斯辩解,指责赵高的阴谋诡计。然而,赵高及其党羽却对这些官员进行打压,甚至诬陷他们与李斯同谋。一时间,朝堂上人人自危,许多官员为了自保,纷纷选择沉默。

而那些原本中立的官员,在这场风暴中也难以置身事外。赵高和李斯的支持者都试图拉拢他们,让他们在这场争斗中表态。中立派官员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深知,一旦选错了边,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在这种情况下,中立派内部也出现了分歧,一些官员开始动摇,逐渐向某一派靠拢。

朝堂上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混乱。大臣们不再关注国家大事,而是忙于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国家的政务几乎陷入了停滞,边防的战事、国内的民生等问题都无人问津。

我看着朝堂如此混乱,心急如焚。我深知,必须尽快查明真相,解决这场危机,否则大秦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然而,在赵高的精心策划下,真相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我为查明李斯案件真相而苦恼时,事情出现了转机。

一位正直的御史,名叫王离,他对李斯案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王离不畏赵高的权势,暗中走访了许多相关人员,收集了大量证据。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他终于查明了真相:李斯确实是被赵高诬陷的,那些所谓的“谋反证据”,都是赵高指使手下伪造的。

王离将调查结果写成奏章,冒着生命危险呈递给我。我看了奏章后,心中既愤怒又欣慰。愤怒的是赵高竟敢如此胆大妄为,诬陷忠良;欣慰的是终于真相大白,李斯的清白得以昭雪。

我立即下令释放李斯,并严惩了赵高的党羽。赵高得知事情败露,吓得魂飞魄散。他知道自己犯下了大罪,一旦被我追究,必将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他决定狗急跳墙,发动一场政变,妄图夺取政权。

赵高秘密召集了他的亲信,包括一些禁卫军将领和心怀不满的官员,商议发动政变。

赵高坐在密室中,神色阴沉地对众人说道:“如今事情败露,二世皇帝一旦追究起来,我们都将性命不保。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发动政变,推翻二世,另立新君。到时候,我们就是开国功臣,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众人听了,心中虽有些犹豫,但在赵高的威逼利诱下,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计划。他们商定,在我举行祭天大典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控制皇宫,逼迫我退位。

为了确保政变成功,赵高还做了一系列周密的安排。他让亲信在禁卫军中散布谣言,蛊惑部分士兵对我的不满情绪;又买通了一些宫廷侍卫,作为内应。同时,他还联络了一些地方势力,承诺政变成功后给予他们高官厚禄,让他们在必要时响应。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赵高的政变阴谋还是被人察觉了。一位名叫韩谈的宦官,偶然间听到了赵高与其亲信的密谋,他深知此事关乎大秦的存亡,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我。

得知赵高的政变阴谋后,我深知形势危急,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我一面密诏蒙毅、冯劫等忠诚可靠且有智谋的大臣进宫商议对策,一面不动声色,佯装不知赵高的阴谋,按原计划筹备祭天大典,以稳住赵高。

蒙毅等人进宫后,我将赵高的阴谋和盘托出,众人听后皆义愤填膺。蒙毅率先说道:“陛下,赵高贼子竟敢谋逆,实在罪大恶极!当务之急,我们需尽快调遣忠诚于陛下的军队入宫护驾,同时在祭天大典现场设下埋伏,待赵高一伙动手时,将他们一网打尽。”

冯劫也点头附和:“陛下,除了军事上的布置,我们还需稳定朝堂人心。可暗中告知一些正直大臣此事,让他们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揭露赵高的罪行,稳定朝中局势。”

我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立即秘密调遣了一支由蒙氏家族亲信统领的精锐部队,悄然潜入咸阳城,埋伏在皇宫周围。同时,我亲自挑选了一批武艺高强的侍卫,混入祭天大典的护卫队伍中,只等赵高上钩。

此外,我还安排了一些大臣,在政变发生时,向其他官员和民众揭露赵高的阴谋,争取更多人的支持。一切准备就绪后,我表面上依旧淡定从容,等待着祭天大典的到来,这场与赵高的生死较量,已然拉开帷幕。

祭天大典当日,咸阳城张灯结彩,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皇家大典的盛况。我身着华丽的龙袍,在群臣的簇拥下,缓缓走向天坛。

赵高也混在大臣之中,他表面上神色恭敬,心中却暗自得意,以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当祭典进行到一半时,突然,一阵喊杀声打破了原本庄重的氛围。赵高的亲信们率领着部分被蛊惑的禁卫军,手持兵器,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迅速将天坛包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