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李通还在咸阳城中散布恐慌的谣言,说六国旧部即将攻入咸阳,朝廷已经无力抵抗。这使得咸阳城的百姓更加人心惶惶,一些胆小的百姓甚至开始收拾行囊,准备逃离咸阳。李通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扰乱咸阳城的秩序,为暗影的刺杀行动创造机会。
林宇虽然身处重重危机之中,但他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了李通的阴谋。
他从密探传来的情报中,发现了李通与杀手联络的蛛丝马迹。林宇深知,自己的安全至关重要,一旦自己遭遇不测,改革必将功亏一篑。于是,他不动声色地加强了自身的护卫力量,将最精锐的禁卫军布置在自己身边。同时,他还设下了一个圈套,故意放出假消息,说自己将在某日前往城外的一座行宫视察。
对于李通散布的恐慌谣言,林宇让朝廷加大了辟谣的力度。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称一切都是有人故意造谣生事,朝廷已经掌控了局势,六国旧部的叛乱必将被迅速平定。同时,安排军队在咸阳城的主要街道巡逻,以稳定民心。
林宇还派遣了一支秘密部队,暗中调查李通在咸阳城中的势力分布和行动计划,准备在合适的时机,一举将李通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就在林宇准备反制李通阴谋的时候,六国旧部的叛乱终于爆发了。
在楚国旧地,项安率领着他召集的死士和部分被煽动的民众,向当地的秦军军营发动了袭击。秦军早有防备,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项安的队伍虽然士气高昂,但大多缺乏正规的军事训练,而秦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经过一番激战,项安的队伍渐渐处于下风。
与此同时,在赵国、魏国等旧地,六国旧部也纷纷发动了小规模的叛乱。他们攻打当地的官府,抢夺粮草兵器,但这些叛乱都遭到了当地秦军的顽强抵抗。虽然六国旧部来势汹汹,但由于他们行动仓促,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周密的计划,叛乱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蔓延。
然而,这些叛乱的爆发还是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恐慌,社会秩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林宇得知叛乱爆发的消息后,立即下令各地秦军迅速平叛,务必尽快恢复当地的稳定。
各地秦军在平叛过程中,遇到了不少艰难险阻。
一些叛乱地区地形复杂,给秦军的行军和作战带来了困难。比如在山区,六国旧部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设下埋伏,袭击秦军的运粮队伍和小股巡逻部队。秦军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推进,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清剿叛军。
而且,部分百姓受到谣言蛊惑,对秦军的平叛行动并不配合。他们担心秦军会趁机欺压百姓,所以对秦军的询问和求助采取回避态度。这使得秦军在获取情报和补给方面遇到了阻碍,平叛行动的效率受到了影响。
此外,六国旧部还采用了游击战术,他们分散在各地,不与秦军进行正面大规模交锋,而是时不时地发动突袭,然后迅速撤离。这让秦军难以集中力量将其一举歼灭,增加了平叛的难度。但秦军将领们并没有退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作战策略,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坚决执行平叛任务。
就在六国旧部叛乱之时,林宇设下的圈套发挥了作用。
暗影以为林宇真的会前往城外行宫视察,便带着一群死士在途中设伏。然而,当林宇的车队出现时,四周突然涌出大量的禁卫军,将暗影等人团团包围。暗影这才发现自己中计了,但为时已晚。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暗影及其死士全部被歼灭。
与此同时,林宇派遣的秘密部队也对李通在咸阳城中的势力展开了突袭。他们迅速控制了李通的府邸,将李通及其党羽一网打尽。李通企图反抗,但在强大的秦军面前,他毫无还手之力。最终,李通被生擒,他的阴谋彻底败露并覆灭。
林宇下令将李通及其主要党羽公开审判,以叛国罪论处。这一消息传遍了咸阳城,百姓们得知有人企图刺杀皇帝、破坏国家稳定,纷纷对李通等人表示愤慨。林宇借此机会,再次向百姓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和朝廷维护稳定的决心,稳定了咸阳城的民心。
在平定李通阴谋和应对六国旧部叛乱的同时,改革派在林宇的支持下,坚定地推进改革,并根据当前局势进行了一些调整。
李斯等改革派大臣意识到,改革在执行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他们加强了对改革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不仅要查处贪污腐败、阳奉阴违的官员,还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改革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情况。
在经济改革方面,针对商业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部分商人负担过重等情况,对税收政策进行了微调。适当降低了一些中小商人的税率,鼓励他们继续经营,同时加强了对市场的规范管理,防止出现市场混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