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 > 第154章 贵族内乱加剧(第2页)

第154章 贵族内乱加剧(第2页)

贵族们还将目光投向了皇位继承问题,试图通过暗中干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进一步加剧了政治层面的内乱。

一些贵族认为我在应对地方叛乱和贵族内乱方面表现不佳,试图扶持一位更符合他们利益的皇子上位。以丞相李斯为例,他在权衡利弊之后,开始与部分贵族秘密商议,寻找合适的皇位继承人选。李斯担心我继续执政会导致秦朝的灭亡,从而影响他的地位和利益,因此他倾向于扶持一位性格较为温和、能够听从贵族意见的皇子。

而赵高则有着自己的打算。他深知自己的权力来源于我,一旦我被推翻,他的地位也将岌岌可危。但同时,他也看到了贵族们对皇位继承问题的野心,于是他一方面在我面前隐瞒贵族们的阴谋,另一方面又暗中与部分贵族勾结,试图在皇位继承问题上谋取更大的利益。赵高利用自己在宫廷中的特殊地位,控制着信息的传递,试图引导局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原六国贵族也参与到了这场皇位继承的暗中干涉之中。他们希望通过扶持一位对原六国较为宽容的皇子登上皇位,为他们复国创造有利条件。在他们的暗中推动下,朝廷内部关于皇位继承的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这种贵族对皇位继承问题的暗中干涉,不仅严重威胁到了我的统治地位,也使得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更加激烈,进一步削弱了秦朝的统治根基。

贵族内乱在军事层面首先表现为军队指挥权的激烈争夺与极度混乱。

秦朝的军队原本有着严格的指挥体系,但贵族内乱使得这一体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以王离为首的军事贵族,试图掌控更多的军队指挥权。王离认为自己出身名门,祖父王翦和父亲王贲都是秦朝的名将,自己理应在军队中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力。他在朝廷中四处活动,拉拢各方势力,试图排挤其他将领,将军队的指挥权集中在自己手中。

而蒙恬的旧部则坚决反对王离的行为。蒙恬在北方边境抵御匈奴多年,深受士兵们的爱戴。蒙恬死后,他的旧部依然对他忠心耿耿,他们认为王离并非蒙恬那样的军事奇才,不应该轻易获得军队的最高指挥权。这些蒙恬旧部在军队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与王离的势力相互抗衡。

此外,原六国贵族也试图在秦朝军队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争夺指挥权。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贿赂一些中下级将领,试图让这些将领在关键时刻倒戈,听从他们的指挥。在一些军队中,不同贵族支持的势力相互争斗,导致军令不一,士兵们无所适从。这种军队指挥权的争夺与混乱,严重削弱了秦朝军队的战斗力,使得在应对地方叛乱时,军队无法形成有效的统一行动,战场上屡屡失利。

贵族内乱还导致了军事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与内耗,进一步削弱了秦朝军队的实力。

军事贵族为了增强自己的势力,在军事资源分配上极力争取更多的份额。他们利用自己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优先获取粮草、兵器等重要军事资源。王离所在的军队,总是能够得到充足的粮草供应和先进的兵器装备,而其他一些军队则面临着粮草短缺、兵器陈旧的困境。这种不公的资源分配,使得一些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同时,贵族之间的内耗也使得军事资源大量浪费。为了争夺军事资源,不同贵族支持的势力之间常常发生冲突。在一些地区,负责运输粮草的队伍会遭到其他贵族势力的拦截和抢夺,导致粮草无法按时送达前线。兵器制造部门也因为贵族之间的争斗,无法正常生产和供应兵器。一些原本用于军事建设的资源,被贵族们用于内部争斗,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此外,贵族们为了扩充自己的私人武装,也大量挪用军事资源。一些贵族以加强地方防御为名,私自组建军队,并从国家的军事储备中获取粮草和兵器。这些私人武装不仅没有用于抵御外敌和镇压叛乱,反而成为了贵族们争权夺利的工具,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军事资源的内耗。

贵族们为了增强自身实力,纷纷组建私兵,这对地方军事力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原六国贵族在地方上组建的私兵,打着反秦复国的旗号,四处招募人员。这些私兵不受秦朝官方军队的节制,他们在地方上肆意妄为,严重扰乱了地方的军事秩序。在楚国故地,项氏家族组建的私兵经常与秦朝地方军队发生冲突。项氏私兵以训练为名,在地方上强征民夫,抢夺百姓的粮食和财物,引发了当地百姓的强烈不满。同时,他们还与秦朝地方军队争夺地盘和资源,使得地方局势更加紧张。

秦朝新封贵族同样组建了自己的私兵。这些私兵主要用于维护贵族自身的利益和地位,在地方上与原六国贵族的私兵以及秦朝地方军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新封贵族的私兵为了争夺资源和地盘,与其他两方时常发生冲突。在一些郡县,私兵之间的争斗甚至演变成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严重破坏了地方的社会稳定。

贵族私兵的存在,不仅削弱了秦朝地方军事力量的统一性和战斗力,还使得地方治安恶化,百姓生活在战乱的恐惧之中。这些私兵的行为也加剧了贵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推动了贵族内乱的发展,对秦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贵族内乱导致了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进而使得农业生产急剧衰败。

原六国贵族为了恢复昔日的经济基础,在地方上大肆兼并土地。他们利用百姓在战乱中的困境,以极低的价格强买土地,或者直接通过武力抢夺。在楚国故地,许多农民因为无法承受秦朝的赋税和战乱的影响,被迫将自己的土地卖给楚国贵族后裔。这些贵族将大量土地集中在自己手中,却不进行有效的耕种和管理,导致大片农田荒废。

秦朝新封贵族同样热衷于土地兼并。他们凭借自己的政治权力,在各地抢占肥沃的土地。一些新封贵族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甚至将原本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的土地也据为己有。在关中地区,有贵族为了修建豪华的府邸,强行征收农民的土地,使得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

土地兼并使得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沦为贵族的佃户或者流民。佃户们受到贵族的残酷剥削,生活困苦不堪,根本没有积极性进行农业生产。而流民们四处漂泊,无法从事正常的农业劳动。同时,由于土地被贵族兼并后,缺乏有效的耕种和管理,农业生产技术难以推广,水利设施也得不到维护和修缮。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农业生产的衰败,粮食产量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了秦朝的经济基础和百姓的生活。

贵族内乱使得商业活动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经济秩序陷入了极度混乱。

贵族之间的争斗导致交通要道时常被封锁或破坏。原六国贵族为了运输物资和传递情报,在一些交通要道上设置关卡,对过往的商队征收高额的税费。而秦朝新封贵族为了防止反秦势力的物资流通,也对交通进行管制。这使得商队在运输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运输成本大幅增加。许多商人不堪重负,纷纷放弃商业活动,导致商业活动停滞不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