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宫廷的深邃之中,皇帝的脸色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静静地坐着,每一个字都如重锤般敲打着他的心房,如懿那温婉却坚定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字字句句,直击要害。
如懿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容动摇的坚决,她继续说道:“永基,他承载着我们的期望与血脉,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嫡子,他才是那名正言顺、天经地义的继承人。皇贵妃所出的永瑚,虽聪慧过人,宛若星辰般璀璨,但毕竟是庶出之身,按照祖宗流传下来的家法,怎能凌驾于嫡子之上,这岂不是乱了纲常伦理?”
如懿的话,如同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刃,精准无误地划破了皇帝心中那片刻的宁静。皇帝的眉头紧锁,仿佛能夹住飞逝的时光,他的目光如炬,炽热而深邃,直视着如懿,声音低沉而有力,宛如远古的钟鸣:“你以为,用永基的未来就能如枷锁般绑住朕的心吗?你以为,你的这些言辞,就能如狂风般改变朕那已如磐石般的决定吗?”
皇帝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绝,宛如铁壁铜墙,坚不可摧。他缓缓站起身,身姿挺拔如松,目光穿过窗棂,望向那遥远而朦胧的天际:“后宫不得干政,这是祖宗立下的铁律,如同天边的雷霆,不可触碰。你身为皇后,却妄图插手朝政,这已经触犯了朕的底线,如同跨越了那不可逾越的鸿沟。
如懿瘫软在那华美的床榻之上,宛若一朵瞬间凋零的花朵,失去了所有的生机与活力。皇帝的话语,如同冬日里刺骨的寒风,穿透了她那本就脆弱的身躯,直抵心灵深处。她的眼神空洞无光,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灵魂,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珍珠,无声地滑落,打湿了那绣着金凤的锦被。
“皇上,”如懿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哀求,宛如那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臣妾自知罪孽深重,犹如那迷途的羔羊,但永基是无辜的啊。他是您的嫡子,是大清未来的希望,如同那初升的太阳,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请您看在永基的份上,给臣妾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就如同那枯木逢春,让臣妾重新焕发生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皇帝却如同那铁石心肠的雕塑,不为所动。他冷冷地看了如懿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决绝与无情,仿佛是在告诉如懿,他们之间的情分,已经如同那逝去的流水,无法挽回。
“朕正值壮年,犹如那日中天的烈日,永基才十岁,永瑚才五岁,你这个继后就开始操心储君之位,是不是太早了点?还是你想着武则天、吕后、孝庄太后,妄图在这后宫中翻云覆雨?”皇帝的话语,如同那锋利的刀刃,再次刺伤了如懿那已经破碎不堪的心。
说完,皇帝转身离去,那背影显得既坚定又冷酷,仿佛是在告诉如懿,他的心意已决,如同那磐石般不可动摇,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第五十六章 风暴前夕
皇帝离开后,翊坤宫内一片死寂。如懿瘫软在床上,泪水早已湿透了枕巾。她望着窗外那渐渐暗淡的天色,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绝望与悔恨。她知道,自己在这场后宫的争斗中,已经彻底败下阵来。
而此刻的皇帝,正怒气冲冲地走在回养心殿的路上。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如懿的失望与愤怒。他没想到,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人,竟然会为了储君之位,不惜触犯祖宗家法,后宫干政。这让他对如懿彻底失去了信心。
回到养心殿后,皇帝召来了心腹太监李玉,冷冷地说道:“李玉,传朕的旨意,即日起,皇后乌拉那拉氏如懿禁足翊坤宫,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宫门半步。另外,将永基交由太后抚养,朕不想再看到他受到如懿的影响。”
李玉闻言,心中不禁开心,继后乌拉那拉氏差点害了他的同乡蕊心,今天终于遭了报应。
喜欢如懿传之凤临天下请大家收藏:()如懿传之凤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