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知,在这后宫之中,皇帝的宠爱如同朝露般短暂而珍贵,稍纵即逝。她不会为了争宠而失去自己的尊严和原则,更不会为了片刻的欢愉而放弃对家族和子女的责任。她以一颗平静而坚韧的心,应对着这后宫中的风风雨雨,无论皇帝如何冷落她,她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周围的宫人们或窃窃私语,或投来同情的目光,但馨澜却仿佛置身于事外,她的心中只有一片宁静与淡然。她明白,在这后宫之中,真正的胜利者不是那些争宠斗艳的妃嫔,而是那些能够保持内心平静、坚守自己原则的人。
太后坐在高堂之上,含笑望着馨澜的一举一动。她转头对心腹林嬷嬷说道:“皇贵妃馨澜才是后宫真正的聪明人。她宠辱不惊,因为她明白,无论皇上如何冷落她,只要她的龙凤胎永瑚和璟清能够平安长大,她在这后宫中的地位便无人能撼动。她的智慧与坚韧,才是后宫中最宝贵的财富。”
林嬷嬷微微点头,附耳道:“太后英明,皇贵妃行事稳重,有分寸,这龙凤胎更是皇上的心头宝。只是皇上近日对她冷落,怕有心人会趁机生事。”
太后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几分赞赏与深意:“着急?她若是着急,便不是哀家所看中的皇贵妃了。馨澜这孩子,心有大智慧,她知道在这后宫之中,恩宠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子嗣和自身的地位才是最坚实的依靠。皇上今日冷落她,明日或许又会想起她的好来,这便是后宫的常态。”
此时,大殿之上,一曲悠扬的乐声终了,舞姬们如彩蝶般翩翩退场,皇帝那略显疲惫的目光终于从那些争宠献媚的妃嫔身上移开,落在了大殿角落里静静站立的馨澜身上。他见她即便在这繁华喧嚣的场合中,也依旧保持着那份淡然与沉静,仿佛与世无争,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异样的情绪,是欣赏,也是愧疚。
“馨澜,”皇帝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仿佛是对这位一直默默付出的皇贵妃的一丝补偿,“你似乎从未向朕诉过苦,也未曾说过任何嫔妃的坏话。”
馨澜闻言,缓缓起身,莲步轻移至皇帝面前,盈盈下拜,声音温婉却坚定:“皇上,后宫乃皇上的家宅,嫔妾身为皇贵妃,自当以和为贵,尽心尽力管理好后宫诸事。诉怨诉苦只会徒增皇上烦恼,说人坏话更是有失后宫和睦,嫔妾不愿做那等搬弄是非之人。”
皇帝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深知,在这后宫之中,能够如此识大体、顾大局的妃嫔实属难得。他轻声问道:“你如此识大体,朕心甚慰。只是朕近日忙于朝政,对你多有冷落,你可曾怪朕?”
馨澜福身道:“皇上日理万机,为天下苍生操劳,嫔妾怎敢有怨言。皇上心系天下,嫔妾唯有全力协助打理后宫,让皇上无后顾之忧,方能稍尽绵薄之力。”
皇帝听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忽略了这位一直默默守护在侧的皇贵妃。她从不争宠,从不抱怨,只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分。皇帝轻轻点头,道:“你能有如此想法,实乃后宫之福。朕会记得你的好。”
此时,太后在一旁笑着开口,她的眼神中满是对馨澜的赞赏:“皇上,皇贵妃如此聪慧懂事,后宫有她操持,您就放心吧。她不仅识大体,而且心地善良,对后宫的姐妹们也是照顾有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帝点点头,感慨道:“除了继后乌拉那拉氏因故被禁足外,孝贤皇后富察氏和皇贵妃执掌后宫期间,从未让朕操过后宫的半点心。富察氏和佟佳氏一族教女有方,能够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女儿,实乃朕之幸事。”说着,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在馨澜身上,眼中满是信任与依赖。
皇帝的话语中带着对过往的怀念,也流露出对馨澜的肯定与赞赏。他继续说道:“富察氏与佟佳氏,皆是满门忠烈,教女有方。皇贵妃你,亦是不让须眉,朕心中甚是感激。”
馨澜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深知这不仅仅是皇帝对她的肯定,更是对她家族的一种赞誉。她恭敬地回道:“皇上言重了,嫔妾不过是一介女流,所能做的也只是尽好本分,为皇上分忧,为后宫添一份宁静。”
皇帝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满是欣慰与赞赏,仿佛春日里温暖的阳光,洒落在馨澜的心田。“皇贵妃的谦逊与识大体,朕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仿佛是在对馨澜的肯定,也是对后宫和谐氛围的期许,“其实,后宫之中,能有你这样一位识大体、顾大局的皇贵妃,不仅是朕之幸,更是后宫之幸,天下万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