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外,阳光斑驳地洒在青石板上,一群衙役肃然而立,他们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宣告着一件震惊京城的大事:“靖国公庶子铭恒荣和国公府贾氏二房宝玉炫富,此事已惊动皇贵妃,皇贵妃问之大怒。皇贵妃言明,荣国府如何惩罚贾宝玉她不予过问,但靖国公府与佟佳氏一族,乃是有着严明规矩的大家族,绝不容许此等败坏家风之事发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衙役的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继续道:“皇贵妃已经于养心殿外脱簪待罪,以表她对此事的重视与决心。她恳请皇上旨意,对靖国公庶子铭恒予以严惩,杖责三十大板,以示惩戒,以证规矩之不可侵犯。”
顺天府外,人群围聚,议论纷纷。铭恒,作为佟佳氏一族的子弟,因其肆意妄为、触犯族规,被当众杖责三十大板。这一消息如同惊雷,瞬间在京城中传开,引得无数人前来围观。
宣告完毕,人群中的议论声此起彼伏。皇贵妃脱簪待罪,这是何等的决心与勇气,为了维护家族的规矩,她不惜以身作则,承受莫大的羞辱与痛苦。而铭恒,这个靖国公府的庶子,因一时的炫富之举,竟要当众受此重罚。
而靖国公庶子铭恒,身为贵族子弟,竟要当众受杖责之刑,这无疑是佟佳氏一族对族规的严格执行,也是对整个京城贵族阶层的一次震撼。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哗然。靖国公庶子铭恒,身为贵族子弟,竟因炫富之举而受此重惩,实在令人震惊。而皇贵妃馨澜的此举,更是彰显了其对规矩的严守与对族中子弟的严格要求。
顺天府外,阳光炽烈,人群簇拥,一场公开的惩罚即将上演。铭恒,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佟佳氏子弟,此刻却被剥去了华服,赤裸着上身,跪在滚烫的石板地上。他的面容苍白,眼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仿佛是在向世人证明,即便身陷囹圄,他的骄傲与血性依旧未曾磨灭。
“行刑!”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第一杖狠狠落下,铭恒的身体猛地一颤,紧咬牙关,没有发出半点呻吟。接着,第二杖、第三杖……每一杖都精准无误地落在他的背上,皮开肉绽,鲜血四溅,却也激起了他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头。
执刑的侍卫们面无表情,手中的杖棍高高举起,然后狠狠落下。每一杖都精准地打在铭恒的背上,皮开肉绽,鲜血喷涌。铭恒痛得浑身颤抖,却始终没有发出半点呻吟。他紧咬牙关,强忍着疼痛,仿佛在向世人证明,他虽犯错,但依旧有着佟佳氏子弟的骄傲与坚韧。
围观的百姓们屏息凝视,那一声声杖击,如同鼓点一般,敲击在他们的心上,让他们感受到了皇权的威严,也看到了皇贵妃馨澜的决心与勇气。她不仅是在惩罚一个犯错的子弟,更是在维护佟佳氏的荣誉与规矩,告诉世人,无论身份高低,犯错必受惩罚,这是铁律,不容置疑。
在场的佟佳氏族人更是深感震撼。他们知道,铭恒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佟佳氏的声誉和利益,而皇贵妃馨澜的果断处理,无疑是在向所有人宣告:佟佳氏一族,绝不容许族中子弟肆意妄为。
此事过后,京城中的贵族子弟们更加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他们深知,皇贵妃馨澜对规矩的严守和对族中子弟的严格要求,让他们不敢再有丝毫的懈怠和放纵。而铭恒的遭遇,也成为了他们心中的一道警钟,时刻提醒着他们要遵守规矩,不要肆意妄为。
贤德妃贾氏踏着细碎的步伐,穿过宫墙间幽长的甬道,来到了那被世人遗忘的冷宫。这里,草木凋零,寂寥无声,唯有废后乌拉那拉氏的身影,在斑驳的日光下显得格外落寞。
贾氏轻叹一声,步入那残破的宫室,目光落在乌拉那拉氏身上,带着几分同情与不屑交织的复杂情绪。“姐姐,你听说了吗?那皇贵妃,竟为了铭恒和宝玉炫富一事,脱簪待罪,还严惩了铭恒。”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仿佛皇贵妃的举动在她眼中,是那般不可思议。
乌拉那拉氏闻言,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愤懑与不甘。“哼,她这是傻了不成?不过是孩子们之间的炫富罢了,何须如此大动干戈?她平日里那般假惺惺,装得一副贤良淑德的模样,实则心里不知藏着多少算计。”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仿佛要将心中的不满与怨恨,一股脑儿地倾泻而出。
乌拉那拉氏听了贾氏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苦涩与无奈,那神色仿佛是深秋中最后一片落叶,带着对过往繁华的眷恋,又有着对现实无奈的接受。“是啊,”她轻声叹道,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感慨,“我就是只想着和我的心上人并肩而立,共赏这世间的繁华与落寞。那时,我以为只要我成了皇后,就能与他并肩,就能守护这份情谊。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