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怀素并非是要贪墨,姚望舒相信这个老人即便未来走不通圣路,最终寿元将尽,死前说不定真的会把自己的道息留给施家,以便对得起施家。
但他也是确实在取巧,他如今写下圣字,重启道途,正是要一心向前钻研学问的时候,不想被扯入南洲和中洲的泥水,不想承担这份没完没了的因果,更希望选择他自己幻想中的那种,事成之后,一笔还清的干净债务。
怀素如此做无可厚非,但月牧不能接受。
所以那支笔才会叫南生,所以施家老祖母才会把那支笔递到他的手里。
如此再来看这个名字,“南生”是姚望舒第一次面见施家老祖母的时候说出口的,当时施家祖母问叫什么名字。
姚望舒答:“南生笔。”
老人还笑她读书少,起名字俗了些,然后又问她是不是要拿这支笔赔自己重孙的命。
姚望舒否认,说这不是赔礼而是谢礼,谢祖母同行。
这段对话其实已经讲明白了为什么这支笔叫“南生”。
因为施家老祖母的重孙叫“北望”啊!
其实如果认真的想,像姚望舒一样认真的想,很多事情的脉络都已经藏在了月牧之中。
如今来看,施家老祖母当年与清水书院即便算不上血海深仇,也是到了刻骨之恨的地步,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下来,依然能让祖母记忆尤新。
那为什么她会给自己最优秀的重孙亲自起名为“北望”呢?为什么要把他再次托关系送去皇都清水书院呢?
老祖母不是早就想明白独善自养的道理了吗?在书院也没有牵挂啊?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