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依林律规定,亭长作为官府斗食小吏,应手持二尺木牍向百姓宣告法规。然而由于亭长水平不一,百姓虽对法律有所了解,但并不全面。”
“因此百姓对了解林律全貌的愿望,如同大旱盼甘霖!”
“陛下的决定顺应民心,古之圣人也难以超越!”
夏然讲完还不忘称赞了一句。
赵齐依旧嘴硬地说道:“人的本性是恶的!如果将林律颁布各地,必定有狡猾之人钻空子破坏法则,到时候该怎么办?”
张恒心中暗暗点头,赵齐的说法也有几分道理,这种讼棍在后世见多了。
不过等等……虽然秦用法治治天下,但执行的人毕竟还是人,最终裁决依然由人类做出,所谓讼棍大多是与执法者狼狈为奸之人。
于是他听到夏然大笑一声,接着说道:
“卫鞅说:官员认识到百姓知道法令后,就不敢非法对待他们,而民众不敢犯法冒犯官员。遇到官府不符合法律处理时,可询问法官,法官则以法律规定告知,百姓则以此反驳官府。官员得知这一情况后就不敢非法对待百姓,民众自然也不敢轻易违法!”
“人人都懂法律,官吏才不会非法待人,这样才能保障民众权益、维持社会公正。”
“至于奸猾之人,依法惩处就行!”
不愧辩论名家……张恒看赵齐无语,心里想起注解说过:养马若依靠养马人相互监督,则利益相同会彼此掩盖过错。如果能让马直接讲话,以马来监控养马人……
众人都沉默了片刻,赵良看向张恒问道:“不知陛下想刊行哪类法规?”
林律复杂包含《田令》、《苑律》、《库律》、《币金律》、《关口市井律》等,全数印制成本极昂,估计没多少平民负担得起。
张恒微笑着说:“只刊行与普通百姓相关的民律部分,朕召集几位精于律法的狱掾对常发案件作出解释,并附加供参考的实际案例分析。刻板这几日就可以准备完毕。”
赵良听完闭目不语,今日张恒显然是早有筹备。
在赵良看来,夏然滔滔不绝并非出于临时构思,而是事先就串通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