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授,欢迎回来。"他掩饰着惊讶,"晚晴没告诉我您要来..."
"是我突然决定的。"苏明远直入主题,"听说摩托罗拉在起诉你们?"
卓西度瞥了苏晚晴一眼,她微微摇头表示不是她透露的。
"商业竞争而已。"卓西度轻描淡写地回答。
"不只是商业。"苏明远从口袋里取出一张折叠的纸,"我在中科院的同事最近参加了一个国际半导体技术峰会。这是摩托罗拉私下分发的资料,关于他们与尼康合作的光刻机项目细节。"
卓西度接过纸张,快速浏览内容,表情逐渐凝重:"他们已经解决了13.5纳米光源的稳定性问题?这比业界预估快了至少两年..."
"不仅如此,"苏明远指着一段被圈起来的文字,"他们计划明年就推出原型机,专门针对中国市场,价格比你们预估的成本低30%。"
苏晚晴倒吸一口冷气:"这是倾销!他们明明知道我们正在研发..."
"正是如此。"苏明远看着卓西度,"卡尔松不仅要打击你们的芯片业务,还想扼杀光刻机项目于萌芽状态。"
办公室陷入沉默,只有空调运转的嗡嗡声。卓西度走到窗前,雨已经小了,云层间透出几缕阳光。
"谢谢您的情报,苏教授。"他最终开口,声音异常平静,"但这改变不了我们的计划。晚晴的团队刚刚取得技术突破,我们有信心走出一条不同的路。"
苏明远挑眉:"什么突破?"
苏晚晴简要解释了非对称多层镀膜的思路。令她惊讶的是,父亲不仅立刻理解了这一技术的创新性,还提出了两条改进建议。
"有意思,"苏明远沉思道,"如果结合长春所早期实验中的脉冲调制技术,或许能进一步提升效率..."
看着父亲与未婚夫热烈讨论技术细节,苏晚晴感到一种奇妙的和谐。两个在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原本看似水火不容,却因对科技的共同追求找到了共鸣点。
讨论告一段落后,苏明远起身告辞:"我今晚的飞机回北京。晚晴,记得查看U盘里的数据。"
送走父亲,苏晚晴转向卓西度:"为什么不告诉我摩托罗拉的事?"
卓西度叹了口气,拉她坐到沙发上:"你肩上的担子已经够重了。专利战是我的战场,光刻机才是你的。"
"但我们是搭档,记得吗?"苏晚晴握住他的手,"商业和技术从来就不是完全分离的。摩托罗拉之所以打压我们,正是因为害怕我们的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