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裙则多为高腰,裙长曳地,或为间色,或呈素净之色,皆以丝帛织就。
女子手挽竹篮,或端木盆,行于街市之间,身姿婀娜,仪态端庄。
纵是富贵之家女眷,所着衣衫亦多尚素色,以显淡雅之姿,不事张扬。
柴桑女子则大异其趣,多身着罗裙,罗者,轻薄透气之丝织品也,其质地轻盈,纹理疏朗,微风拂过,裙摆飘动,宛若仙子凌波。
所绣之纹,或为花鸟,或为云纹,简约而不失雅致,且多以单色为主,尽显大方之态。
观其样貌,容光焕发,面若桃李,双颊常带红晕,似春日之花绽,眼波流转,顾盼生辉,眉似新月,唇红齿白,笑时嫣然动人。
至于身材,较江夏女子更为婀娜,行动之时,摇曳生姿,尽显娇媚之态,颦比邻家之女。
赵林漫步其间,观此两地女子不同之风貌,不禁心生感慨,叹世间造物之奇妙,地域之差,竟使女子各具风姿,各呈其美,真乃赏心悦目之景也。
市井之中,布坊之侧,二三江南女子,声皆婉妙,仿若莺啼燕语,软糯绵柔;
又如丝缕绕梁,余音袅袅;
更似春日之清泉,水流潺潺......
不对!那是赵林这厮的口水!
赵林乐,不思江夏也X2。
及至日暮时分,赵林辞别攀谈的第一百二十九位江南女子,恋恋不舍,回转驿馆。
入馆之前,拈掉衣袖上的青丝,又擦了擦腮边的唇印,细嗅衣襟,已无清香,方才故作疲累之色,面见诸葛亮。
“军师,林访遍全城,花费精力甚巨,可算探得周郎虚实。”
诸葛亮闻言,放下书简,请赵林入座,言道:“柏轩辛劳,所获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