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离别,也不知此生是否还有再见之时,当下便悲从心来,泪如雨下,拱手大呼:
“姐夫,保重!......保重啊!”
岸上所立身影,忽不住颤抖,双肩耸动,却不曾言语,只抬起手臂,久久不肯放下。
及至船儿远走,那身影已融入山川,赵林抬起衣袖拭泪,忽有一周瑜亲卫递来一物,赵林接过,泪眼看去,正是那日在饰物店所购发簪。
精致木盒以绢布包裹,其内有一信,赵林展来一观,只见抬头上书“柏轩吾弟,见字如晤。”
便知是阿姊小乔所书,待观其内容,已是模糊不清,急擦拭眼泪,朦胧间看去。
其信寥寥数行,赵林却看了一路,时而欢笑,时而垂泪。
那二亲卫亦不停抹泪,驾着小船儿,摇晃过江。
那江水被撸槁扬起,似泪洒半空,潸然落下。
船行半日,送赵林登岸,那二亲卫却也上了岸来,拱手曰:
“赵将军,主人命我二人留在将军处,请将军收留。”
赵林怀抱包裹,颔首问曰:“姐夫为何叫你二人跟随于我?”
二亲卫对视一眼,叹道:“主人知我等欲沙场建功,遂有此命。”
赵林问了二人姓名,一个叫周陵,字肃之;一个叫谢旌,字显扬。
二人皆年岁不大,止十八九岁。
周陵是周瑜亲族旁支,自幼孤苦,周瑜见其聪慧,收养之,后充亲卫,已三载矣。
谢旌原是会稽人,为谢家旁支,家道中落,因而投军,此人年幼之时便身材高大,被周瑜召为亲卫,亦三载矣。
赵林近几日虽曾秘密通信与诸葛亮,今日却回的突然,是以渡口无人迎接,只得带二人步行往夏口新城而去。
路上赵林与二人闲谈,方知周瑜之意,不禁又叹息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