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藏于一本名为《儿歌三百首》的歌谣之中。
至于下篇,则为刹那古寺,立寺之根本。
“这大日凌天,佛在其中,不会真是大日如来真经吧。”清虚子喃喃自语,有些不敢置信。
不敢置信的。
又何止是他。
如今的羽翀和尚与公孙羊,皆死死的盯着顾墨,欲从其脸上看出些端倪。
可惜,顾墨何等养气功夫。
你看任你看,我自巍然不动。
“收!”
顾墨轻吐一收字,手中佛音再转。
刹那间。
那大日凌天之真佛,缓缓涌入顾墨的体内,最后消散不见。
不过,在若隐若现间,顾墨的眉心好似点了一枚,烈焰色蝌蚪状的火焰纹朱砂痣。
其实用“朱砂痣”形容,不太恰当。
用佛语云,此为佛三十二相中的:白毫相。
白毫相,又称毫相、白毛相。
指的是,佛的眉间有白毛,柔软如兜罗绵,其色雪白,光洁清净,长一丈五尺,右旋卷收。
这是佛在因位时,见众生修三学,称赞其美而不毁訾,有谤者则遮制守护而感得的妙相。
《法华经》卷一《序品》载:“佛眉间白毫相放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
《优婆塞戒经》卷一,亦载:“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宣说正法,实法不虚,是故次得白毫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