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下邳。
历经叛乱,田土遭毁,一个年轻人带着数名头戴斗笠的中年人,沿河流而走。
沿途遇到许多捕鱼的村民,正在谈及今年泗洪田土遭毁的惨状。
说着说着,那几个乡亲脸色羡慕。
“我听说,兖州是因为一个叫许泽的年轻人,农耕大才啊,耕种田土,一年得了一百多万斛。”
“据商贾说,那年轻人才及冠,有不世才学,经国策论,可让一地温饱富足!”
“咱们徐州也有吧?我记得那陈氏的年轻人陈登,不是也有多年的政绩吗?”
“他不行!他父亲是陈太守,应该就是靠家里吹嘘出来的名声,我可听说兖州是人人都吃得上饱饭?你看咱们吃得上吗?”
“还是靠自己打渔,这叛乱一来,田土尽毁,县衙那屯田征募,也是奔着要命去的,等活不下去了再去应征屯田。”
这些乡民逐渐走远。
在后面听的年轻人面色铁青,将斗笠啪地摔在了地上。
他身后那些中年人都露出尴尬的神情。
“元龙,不至于。”
“陈公子,这些乡民不懂你的劳苦。”
“不必动怒,那许泽我听说了,他有名望,其实并非政绩,是事出有因的,这是兖州曹公和冀州袁车骑之争。”
年轻人叫陈登,字元龙。
徐州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骄阳。
但最近这几个月,他觉得自己一直活在许泽的阴影里。
喜欢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请大家收藏:()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