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记住了,多谢。”
“岂敢言谢,”甘公连连摆手,姿态放得很低,忽而立起身恭敬道:“许司马,老朽还有一事相求,请司马务必不要推脱。”
许泽心中常有尊老之意,当然见不得这般请求,起身过去将之扶起,平淡的道:“甘公请说来听听,只要不是太过为难,在下自会考虑。”
甘公面露惭愧之色,犹豫再三,开口叹息道:“唉,实不相瞒……老朽一生观人无数,自觉能识人中龙凤,当初见到陶谦时,料定他成就非凡,必成大器。”
“陶谦之父,曾为馀姚县长。陶谦自幼丧父,年少时便因放荡不羁闻名乡里。老朽当时曾为苍梧太守,出公务于途,见得陶谦,看他形貌不凡,大为赏识,便将女儿许配与他。”
说是许配,其实也只是族中寻一女赠之,给陶谦一点来自二千石的资助罢了,这在当时是一种投资的门路。
现在时过境迁,乱世来临,早已不用这些旧途。
甘公想了想,又关切的问道:“许司马,那时不似如今这般英雄辈出,任用举荐皆自有其法。”
“以常科为例,分孝廉与茂才,孝廉在郡国之中每二十万才岁举一人,若是茂才则更为稀少;而特科之中,贤良方正乃是灾异时征召,譬如现在兖州掌内政之权的荀君,便是得举贤良。”
“除却贤良方正,便是明经者可征召入仕,譬如如今徐州司马孙乾。”
“至于,在此之前,则更为艰苦,需师门出众学有所成,乡里闻名异于同侪,或得商贾资助以立功绩,或得大族青睐引荐于人。”
“其中晋升身份最快的,便是娶二千石之女了。”
他惭愧的笑了笑,“便是如此,甘氏方才和陶恭祖姻亲往来,只是现在……谁能想到他竟是奸恶之徒,以百姓为食,愧对茂才之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泽苦笑。
很好!又学到了一些没什么用的学识!
幸好是乱世,要是东汉盛世时,出身不好的人真难翻身,光是政治背书都需要这么多!
怪不得世家大族屹立不倒,真的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一个人向上擢升的渠道,处处都有世家的影子。
而且在上层枝繁叶茂之处,世家也是彼此通婚来巩固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