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曹昂面容真挚的打断了他,躬身道:“子泓兄长雄辩于阳夏,令陈王、骆相赞叹不已,更是为父亲当年败于汴水据理力争。”
“嗯!”
曹操闻言亦是触动不已!
当初汴水之败,几乎击溃了他扶汉之心。
那时浑浑噩噩,至豫州遭驱逐,至扬州遭兵变,到处被人讥讽嘲笑,感觉难以洗刷此战的耻辱。
直到这几年,形势逆转、突飞猛进!
懂我者,许子泓也。
所谓知子莫若……呸,知父莫若子,得贤才如此,夫复何求也!
曹操的内心,激动又欣慰,感觉这几日的头痛都瞬间消散了。
“子泓在哪!?”
“兄长已回家中,”曹昂回道。
曹操略觉可惜,叹道:“既如此,明日请他到家中吃饭,我先与你母亲商议此事,再问问你翁翁如何觉得此子如何。”
“他的功绩太过耀眼,为父几乎忘了,他对我曹氏还有大恩呐。”
而且能将吾儿带得历经大战,功绩累积,子泓真把他当做弟弟看待。
子泓真乃吾大业之支柱也。
……
蔡府,庭院多了几朵墙角梅,天气渐冷,厢房点上火盆,屋中暖气渐生。
蔡琰身穿大氅而出,容颜绝世、气质清冷,倚靠在门边,目光呆愣的欣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