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可有想好,回去之后想要个什么官职?”
华歆和许泽并排走着,清河大战之后,几乎奠定了冀州局势,曹军可以趁此时机高歌猛进,尽取魏郡。
而许泽因为驻军清河,可以横在渤海、魏郡两地,战略不可谓不重。
不需要出兵多少,就能够拥有功绩。
回到许都,肯定是要进车骑或者九卿之位了。
许泽临近三十,正是最顶峰旺盛的年华,资历、功绩尽皆足够,如今进九卿绝不会有人再说闲话,再论底蕴,也是少有人能敌。
他虽然没有世家的出身底蕴,但是身边全是依附同行的世家。
许泽思索了许久,笑道:“依照考工令擢升,应该是太仆,刚好如今太仆也该退了,正好升任,恐怕还会兼任车骑将军,位居丞相之下。”
“有了治理清河的经验,到何处皆可兴旺,”贾诩轻抚胡须,畅想着最近之事:“君侯身负商道之任,可以兴一方百姓,在许都京师为官不如去州郡。”
“老朽觉得,要一个州牧最好。”
华歆眼眉一动:“扬州如何?”
若为扬州牧,则正好提防孙策。
许泽大笑了几声:“要去哪是我可以选的吗?等陛下和丞相做决定吧。”
他们商议了一会儿,到城外集结了回去的兵马,起行离开了清河城,沿着陆路直下兖州,然后辗转回许都,路程十三日,较为轻松愉快。
队伍走出城外的时候,路边聚集了不少父老乡亲来送,有人高声夸赞许泽,亦有人挽留,妇孺在旁请求许泽来年再到清河来,兴商办学、修耕植以顾民生。
他们见过这种场景,兵马攻打下来之后,安抚完百姓,就会换成别的官吏来治理,而后第二年许多政令都会稍有改变。
政令虽然只是稍稍更改,但是在百姓这里的变化就会很大,动辄影响一年的收成,他们亦是实在舍不得许泽这种清静的治理之法。
以工代赈给了几万人劳作之处,惠及了十几万人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