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万元户是有钱人的代名词但是到了九十年代至少在沪上这个词已经不能代表有钱人了。
有个知名大学教授做过一项研究和对比,说是八十年代的万元户相当于2020年的255万。
有钱人多了,消费的需求自然就大了。
最能代表人脸面的消费就是坐飞机。
这时候华夏的航空业刚开始发展,航线少缺飞机,而且价格昂贵,但就这都每一趟飞机都是爆满的。
当时的航空公司,基本都是央国企。
因为国内没有客机的生产,所以大家想要做航空生意,飞机必须从国外购买。
央企还好,每年有国家的外汇额度,而且飞机也是统一采购的。
到了地方国企航空公司,想要买飞机那就太难了。
他们缺钱吗?
不缺钱,银行授信管够,但是换不成美刀。
所以面对暴涨的乘客需求,只能干瞪眼。
这时候的华夏,人口红利在这个世界上排第一,市场潜力巨大,而且有巨量的廉价劳动力。
但是我们没有技术,管理水平低下,所有工业品消费品都缺。
所以那时候的外汇相当金贵,国家要用在刀刃上。
林寒手里面有了将近十亿的现金流,但是他一分都换不成外汇。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用罐头换奥洛夫上将飞机的原因。
没有外汇,只能以物易物。
这样看起来,国内的航空公司需要飞机,而林寒手头正好有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