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局势明朗化,实际上只剩寇封与曹操之间的争斗,以及刘璋和张鲁作为变数。
然而,寇封依然愿意接受来自朝廷的承认。
寇封的仁义之举显然是真心为百姓着想。
因此,给这位皇帝一些体面也并非没有道理,借此可以在道义上占得优势。
比如未来曹操征讨寇封时,寇封可以反击说曹 ** 压皇帝,早已存有不忠之心。
这样一来,在道义上就会更有说服力。
在大殿之上,宦官在刘伯温的带领下并未让寇封跪地接旨,而是直截了当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征南将军寇封文武双全,平定了刘备、孙权的 ** ,此等功绩值得嘉奖。
特此加封寇封为大将军,位居武将之首,并享有开设三府的权力,掌管天下兵马。”
“更进一步,加封寇封为楚侯,其麾下官员将士由其自行任命,钦此!”
听到这样的封赏,无论是寇封还是其他官员如诸葛亮、刘伯温和黄忠等人的表情瞬时凝重起来。
然而很快他们的脸上便显现出狂喜之情。
毕竟大将军一职地位仅低于皇帝,在整个武将体系中位列第一,手握所有兵力!
此刻,即便是权倾一时的曹操也仅仅是丞相而已。
从朝廷的角度看,文官与武官并无绝对高低之分——一位主管内政事务,而另一位则负责军事指挥。
和平时期,由于手中掌控军队的大将军自然更具权威。
然而,汉末乱世之下,这两个职位更像是名义上的区分罢了。
就连所谓的皇帝也不过是个傀儡。
实际上,无论是曹操或寇封手下拥有的大军数以十万计,即使如汉中的张鲁也有五、六万士兵!
于是,这一封号赋予了寇封足够的正当性去安排下属的文武官职。
早前寇封因为快速提拔了一些武将,像岳飞这样已晋升到了从三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