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考虑到糜芳当时的决定确实削弱了蜀汉力量,寇封对他的好感并不强烈。
为了争取其他如糜竺等更有利用价值之人,寇封可以接受让糜芳成为一个普通富商,彻底退出军政事务。
对于其他人而言,其实心中也难免怀疑过,若刘备当初不杀寇封并立他为继承人是否可能成就更大的事业呢?毕竟寇封作为稀世奇才,如果能得到培养和支持,未必不会将刘氏霸业发扬光大。
然而从人性角度考量,在乱世中谁能放心将大权交付给一个非亲生的孩子?
因此,当听到寇封再次提到过去的关联后,五人均恭敬地施礼回应:
“见过大将军,大将军威武神勇更胜从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这些人曾经伴随刘备经历无数风雨,但他们显然更看重当下存活的机会及未来的出路。
特别是因为刘备已不在,这些忠于故旧之人自然转向寻找新的依靠对象。
寇封明白他们的想法,所以提出问题明确而直接:要么加入我,继续发挥才干,或者选择成为普通的平民,享受安定生活。
闻言之后,陆逊首先表态:“感念大将军宽仁之心,陆逊愿随侍左右,尽忠效力。”受到此番鼓舞,其他人也都开始考虑效忠这位曾经熟悉、而今重掌大权的人物。
这样的选择既体现了局势的变化趋势,也是对现实条件的一种折衷回应。
否则,当初在刘备麾下的时候,陆逊也不可能一直称刘备为左将军!见陆逊表明了立场后,寇封大为高兴。
“早闻江东陆家人才济济,今日一见,传闻果然不虚。
不过我听说你只是与刘备合作,并未真心归附,不知是否属实?”
听到寇封这番话,陆逊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
这意味着寇封明白他并非真的投靠刘备,因此不会对他存有太大偏见。
这正是陆家的机会所在——他已经决定将整个陆家的命运与寇封绑定,认为只有寇封能够平定天下、建立伟大霸业、问鼎至尊!
还没等陆逊开口,便听寇封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