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不能久留此地不动。
还需严防敌军夜袭以免再有败绩。”
两人都认识到不能轻敌怠慢,并商定了后续的战略步骤。
随后,两人立刻指令麾下将士日夜戒备,防备力度增加了几倍,严防敌人夜袭!
此时,上庸城的局势有些胶着。
由于夏侯渊和曹仁一直驻扎在城外既不发动进攻也不撤退,这让薛仁贵略感不满。
当薛仁贵准备趁着敌军疏于防范之时在夜晚出兵夜袭时,恰巧黄忠、魏延和诸葛亮率领四万兵马进入上庸驻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得知薛仁贵打算出兵夜袭后,诸葛亮果断加以劝阻。
“薛仁贵将军,曹仁和夏侯渊皆为杰出将领,想必他们已有所提防夜袭之举!”
“眼下,我等占据有利地位。
我们兵力充沛,粮草充足,不应把优势转化为劣势!”
“而曹军即便能得到关中方面的补给,也难持久作战,且接连失败士气低迷!此刻最明智的是静待时机,等主公大军来后,再一举制胜,这样您的积累便能一战定乾坤。”
经过考虑,薛仁贵觉得诸葛亮的话有道理。
如果贸然夜袭得胜则罢,一旦失手,不仅会浪费他苦心积攒的优势,还将提振敌军的士气。
这些年曹操与寇封交战未尝胜绩,对曹军形成了威慑力;若此消彼长,那之前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了。
不得不说,诸葛亮的方式稳健而妥当,若是换成庞统可能更支持大胆夜袭。
随后数天里,双方军队都无太多动静,各自整休以等待各自的统领来主导最终之战。
到了公元210年5月初,寇封带领七万兵马向汉中进发。
此时寇封一方共计十五万大军集结在汉中地区。
这里汇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如宇文成都、文聘、庞统、薛仁贵、诸葛亮、黄忠、甘宁、魏延、太史慈、马超、庞德等,共同面对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