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医途大唐 > 第261章 揭秘神秘之符号(第1页)

第261章 揭秘神秘之符号(第1页)

林羽的提议得到众人响应,大家将目光聚焦在文人描述的神秘符号上。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些符号,林羽吩咐护卫将文人带到一处安静的房间,准备好笔墨纸砚,请文人将记忆中的符号尽可能准确地描绘出来。

文人神情紧张,手握着毛笔,微微颤抖。在林羽鼓励的目光下,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动笔。随着笔尖在纸上游走,一个个形态奇异的符号逐渐呈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类似盘旋而上的蛇形符号。其线条从底部起始,犹如一条灵动的蟒蛇缓缓攀附向上,线条粗细不均,在弯折处,线条陡然变粗,好似蛇身的鳞片层层叠起,每一片鳞片都有着独特的形状与纹理。凑近细看,线条表面似乎还隐隐有一层若有若无的银色光泽,仿佛被岁月轻轻镀上了神秘的色彩,随着光线的微弱变化,那银色光泽若隐若现,为整个符号增添了几分虚幻之感。蛇形符号的头部微微上扬,仿佛在探寻着什么,其双眼位置由两个极小的黑色圆点表示,圆点深邃,如同藏着无尽的秘密。

紧挨着蛇形符号的,是一个如扭曲树枝般的图案。树枝的主干粗壮,从底部向上延伸,途中不断分叉,分叉的角度和长度各不相同,错综复杂却又似遵循着某种神秘的秩序。枝丫的末梢微微上扬,呈现出一种努力向上生长的灵动姿态,仿佛它们在努力触碰着神秘的力量。在其主干部分,有几个暗红色的斑点,如同被鲜血浸染,斑点周围还散发着一圈极淡的光晕,仔细看,光晕似乎在缓慢地闪烁,如同生命的律动。这些暗红色斑点的形状并非规则的圆形,而是有着不规则的边缘,像是被某种强大的力量冲击后留下的痕迹。

再往下,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由五条长短不一的线条相互交叉构成。线条的颜色并非普通的黑色,而是一种深邃的幽蓝色,如同深夜的海洋,神秘而深邃。最上方的线条短而弯曲,如同夜空中的一道弧线;第二条线条从弧线的左端斜向下延伸,与第三条线条在图形中部交汇,第三条线条粗壮且笔直,贯穿整个图形;第四条线条从第三条线条的中部向右上方延伸,与第五条线条形成一个尖锐的夹角。在图形的中心,有一个金色的圆点,圆点周围环绕着一圈细密的纹路,这些纹路呈螺旋状向四周扩散,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奥秘,每一条螺旋纹路都极为精细,仿佛是由技艺高超的工匠精心雕琢而成。

还有一组符号,像是由三个相互嵌套的圆环组成。最外层的圆环宽厚,表面刻着一些极为细小的纹路,这些纹路形似古老的符文,若隐若现。中间的圆环稍细,其边缘刻着一些极小的锯齿状线条,这些锯齿线条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闪烁着翠绿色光芒的小点。当光线洒在这组符号上时,翠绿色的小点会相互辉映,形成一种奇妙的光影效果,让人不禁联想到某种古老的神秘仪式中使用的法器。最内层的圆环精致小巧,内部似乎有一些朦胧的图案,但因太过模糊,难以看清其具体模样。

绘制完毕,林羽拿起纸张,仔细端详。苏瑶和赵铭也凑了过来,三人陷入沉思。苏瑶率先开口:“大人,这些符号看似杂乱无章,但我总觉得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内在逻辑,说不定是一种失传的古老文字。” 赵铭点头表示赞同:“苏姑娘所言极是。从制作城墙装置的工艺来看,背后之人学识渊博,对光学、机关术都有深入研究,若他利用这种古老文字传递信息,倒也说得通。”

林羽沉思片刻,说道:“我们暂且假设这些符号是某种信息载体。文人提到,他在收集材料时,总感觉被人监视,在材料上看到符号后,还有闪烁的现象。这说明符号与整个事件紧密相连,或许是解开神秘声音来源和城墙仙影真相的关键。”

为了验证猜想,林羽决定从制作城墙装置的材料入手。他带着赵铭再次来到城墙顶端,对那些奇异的晶体材料、铜镜和灯笼进行更细致的检查。赵铭拿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对晶体进行检测,发现晶体内部的微光流动似乎与符号的某些线条走势相呼应。他兴奋地对林羽说:“大人,您看,这晶体的微光流动路径,和文人画的这个符号极为相似。这绝非巧合,这些材料很可能是按照符号的指引制作或摆放的。”

与此同时,苏瑶在与文人的进一步交谈中,了解到他在废弃工坊找到金属板符号的具体位置。苏瑶带领几名护卫前往工坊探寻。在工坊的废墟中,他们发现了更多刻有符号的痕迹,有些符号被刻意涂抹,但仍能辨认出轮廓。苏瑶仔细比对这些符号与文人绘制的图案,发现其中存在一些规律。她推测,这些符号或许是按照某种顺序排列,传达着特定的信息。

回到驻地,林羽等人将各方收集到的线索汇总。他们发现,将城墙装置的光学原理、文人经历以及神秘符号相结合,似乎指向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些符号是一种古老的指示标记,背后的神秘力量利用落魄文人,通过制作城墙仙影的方式,吸引众人注意,实则是为了传递某个重要信息。而这个信息,可能与城镇中隐藏的某个秘密地点或物品有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