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司令部的中校参谋徐虎,负责清点骑兵军的人手装备,对于两支曾经的东北军骑兵部队,只是感觉到了唏嘘不已。
统帅部向来是分配不均,优先补给嫡系,这就导致杂牌部队越打越伤,越打越弱。
装备毁坏、人员流失,为了补充兵力,只能整编伪军跟地方武装,只需一两场惨败,便会沦为二线部队。
清点当中,几乎看不到山野炮,有些辽造步枪膛线都磨平了,狗都不用。
机枪、火炮、弹丸等,也只能用残缺不全来形容,持枪率也就六七成的样子,人均子弹不足30发。
这样的部队,没有后勤撑着,不换一批枪械,战斗力就像路边的一条,估计连二流都算不上。
缺枪少弹也就算了,最主要还缺马匹,番号是骑兵军,大部分兵力却是步兵。
跟孙德胜的骑兵师比起来,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唯一的用处是能够提供2万余兵力,其中骑兵2军8000余人,挺进军尚有1.2万人。
好歹是正儿八经的番号部队,杂牌归杂牌,可快速整编,还能为李峰带来200公里的即时战略视野范围。
吸纳两个骑兵军后,总兵力达到7万人,即时战略视野即将突破1000公里关口,达到了930公里。
他人在云中城坐着,部队几乎尽收眼底,随时可以纵观全局。
盘点人手装备以后,两支部队开拔至归绥城外,这边有绥远军工,为他们修缮枪械。
两位军长乐呵呵的,杂牌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看准了时机,紧紧抱住李峰的大腿,一方面安排核心军官到云中城深造学习,一方面又给冯牧送了礼,委托军工厂的工人帮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绥远军工厂已经初具规模,技术上能够仿造步枪、机枪、掷弹筒、步兵炮、迫击炮及各式炮弹。
修缮跟翻新更是小意思。
李峰授意把这个过程放缓一些,不要影响了原有的生产效率。
也可安排人手,对两支骑兵军做军纪约束,安排统一的整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