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开局签到刑警队 > 形意拳的快是整体的快,而不是一拳一脚(第2页)

形意拳的快是整体的快,而不是一拳一脚(第2页)

都说过去的老前辈动辄把人打出一两丈远,从物理学的角度,仅靠胳臂腿的力量可能性是不大的,只能是物体高速运动之中大冲量的对击,比如生活中常见的一个人骑摩托迎头撞上过来的汽车,几丈远就飞出去了。

这也就验证了一点,形意拳是以整体身力打人为基础的,依靠瞬间加速度形成的大冲量,将人发于丈外。

一拳出去整体都用上,逝去的武林说如一兜橘子甩出去,不是靠体重大力气大,而是如立木顶千斤,这才是真正形意拳以小胜大的根基。

“手脚齐到方为真”。譬如劈拳的起手一钻,前手螺旋上打,身体带着冲量起来,打击对手喉部以上;同时前脚趟出,打击对手膝盖以下;中间还藏了一个后手,紧贴在前手肘弯下。

这就是一个整体的冲击。一般而言,只要功夫够硬,对手防的了上面防不了下面,何况还藏着中间的一个杀手?

所以形意拳是整体进击,一动无不动,尚派老前辈讲哪儿碰到哪儿打,碰到哪儿打哪儿。

要想实现整体进击,整进整退,力量必然是整体的力量,而不是局部的发力。这就很容易明白,传统武术和拳击搏击的区别了。

内功拳老兄说,拳击发力和人体正常发力相似,而武术则截然不同,这个看法是正确的。

如果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怎么练、怎么打出来的都和拳击散打一样,拳是鞭拳,腿是鞭腿,劲是鞭劲。

简单说,形意拳练出来更像是高速冲击的坦克,当然,里头是有很多细活的,这个没法详细解说。

拳击有点像以前打仗的抛石机,那个瞬间发力是非常惊人的。

都有自己的道理。谁比谁行,永远不会有答案的,关键在练家子自己。我们弘扬传统武术,其实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足矣。

薛颠的筋骨论

内家拳到底是练什么?是否是一味的以“练气“为主?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到底是要先着眼于“动“还是“静“?此类问题,乃是内家拳、特别是形意拳的关键问题,如果失之偏隅,则对整体修炼大有阻碍。

正确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而错误的理论只能阻碍事物的发展。没有解决好入门的基本概念,舍动而求静、略形体而求顽空,这可能是好多形意拳爱好者虽修炼多年,但仍不得门径的原因吧。

关于此问题,薛颠先生在其着作《象形拳法真诠》一书中明确指出了筋骨锻炼的重要性,今天读来,更有感触,今特抄录如下,以飨同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