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 第205章 十圣(第3页)

第205章 十圣(第3页)

那些囤积的粮食会自动通过地下光脉流向灾区。有老吏感叹。

“杜工部的‘安得广厦千万间’,竟真成了能调动物质的律令。”

韩愈的火种觉醒时,国子监的碑林突然集体震颤。朱五六以《原道》竹简为引,见那些刻着“文以载道”的石碑渗出金红光流,在地面拼出“道统”二字的拓扑结构。

光流交汇处,持笔老者的虚影缓步走出,他袖口甩出的墨汁在空中凝成“文起八代之衰”的光链,落在太学的讲台上时,所有残缺的经典竹简都开始自动修复,连早已失传的《韩昌黎集》佚篇都在光雾中显影。

朱熹的“格物致知”火种则在白鹿洞书院引发了认知革命。

当朱五六以《四书章句集注》为引时,书院的石桌突然裂开光缝,涌出的光流在桌面形成“理气论”的三维模型——左边是代表“理”的几何光架,右边是代表“气”的液态光流。

两者交汇之处,会自动生成各种物质的分子结构。

学子们发现,当他们按照“格物”的方法观察模型时,脑中会直接浮现对应的物理公式,仿佛人类的认知能力正在被思想频率重塑。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火种带来的变化则更贴近人心。

南京贡院的“事上磨练”拓扑矩阵突然发出强光,那些排列成心学图谱的桌椅开始移动,在地面拼出“致良知”三个大字。

朱五六伸手触摸时,指尖传来一阵温热的共振,他忽然能清晰地“看见”每个人心中的“良知”光团——官吏的光团若沾染贪腐,会呈现灰黑色;学子的光团若饱含赤诚,则会发出琉璃色的光芒。

“快看那些贪官!”有人指着远处,朱五六望去,见几名正被押解的官员身上,原本华丽的官服正在“知行合一”的频率中消解,露出底下锈迹斑斑的光甲——那是他们违背“心外无物”真理的显象。

而更远处的军营里,士兵们的甲胄却在发光,那些刻着“破山中贼易”的纹路,正将“致良知”的能量转化为战斗力,将军说,如今军队的士气比任何时候都要高昂,仿佛每个人都在为“心即理”的信念而战。

十圣共振的第七日,天穹的“文脉共鸣腔”突然发出嗡鸣。

朱五六站在社稷坛顶端,望着北斗七星的光流正穿透云层,在地面织出一张覆盖九州的光网。

网眼的节点处,每个郡县的文庙都在发光,那些原本供奉圣人牌位的地方,此刻正凝结出崭新的光茧——不是十圣的形态,而是模糊的、尚未显影的轮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