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贵挠着头,匪夷所思道:“据我所知,你应该是这段时间才来海边的。可你却能设计出海船,还知晓航海经验。连硬帆和软帆都懂,你是怎么做到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沈青禾在旁认真强调,“而且,我父亲常说这世上总有天才。像那些开宗立派的能人,就能做常人所不能。仓颉造字,神农尝百草,燧人取火,伏羲演化八卦……”
“咳咳!”
宁阙在旁轻咳。
这吹得他都不好意思了。
“其实吧,这都是历代先民的智慧,伟大的从来不是某一个人。我虽未来过海边,可长安并不缺出过海的船夫。有时听他们喝茶闲聊,便知道了些。各位师兄,我们需要多想。只有不断地去钻研,才能进步。我要做的从来不是效仿先民,而是要超越他们,创造个全新的时代。”
“好,鼓掌!”
万三千很会来事,热烈鼓掌。
“好好好,说得好。”
“不愧是小师弟啊……”
“万师兄,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哈哈哈,无妨。”万三千满不在乎地挥手,打趣道:“这么多年来我光顾着赚钱,都忘记花钱了。既然你有需要,那需要多少我就给你送多少东西来。只要是你想要的,我就必定能给你弄来!”
“有劳了。”
宁阙还是抬手道谢。
万三千帮他可不是为了利益,纯粹是情谊。用他的话说,他这辈子就没做过亏本买卖,可这回为了帮他却是亏得底朝天。很多物资都是打骨折给的,连成本都没收回,临了连带着商船都给宁阙留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宁阙再有能耐,也无法从无到有。
临淄城内是毛也没有。
就这么点时间,也无法生产。
所以,最后只能靠万三千了。
“现在最缺的还是木材和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