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眼瞥见鲁庄头身后那个所谓“下人”模样的年轻男子,更觉不对。那人一身粗布衣裳,面上漠无表情,但腰间却藏着一把被裹布遮掩住的弯刀。且此刻,那人手心已不动声色地按住了刀鞘,眼神直勾勾地盯着蕙宁动作。
温钧野心头一沉,手也缓缓移至蕙宁腰侧,似是轻扶,实则已在戒备。
一个庄头,手底下却肆无忌惮地佩刀暗中威胁,不得不防。
蕙宁还在与那个自言姓曾的年轻佃户说话。佃户的神情透着藏不住的惶然。他忽地“扑通”一声跪下,额头狠狠磕在地上,口中却一个字都未吐出。
空气中仿佛一瞬凝滞了。
鲁庄头轻轻一笑,声调仍平缓如常,仿若全然不觉气氛变了:“叁少奶奶问你话呢,怎的不说话?说啊。”
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让人不容抗拒的压迫。
那年轻人浑身一震,像被勒住了脖子似的哆嗦起来,磕头的声音几乎有些发虚:“是、是叁年前过来的……”
蕙宁转身示意温钧野给他些赏钱。
“辛苦你了,这里的田地打理得很好。”蕙宁语气温和柔润,落在那佃户耳中却似天恩。他连连叩头,眼里隐隐泛出泪光。
蕙宁又问:“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年轻人低头道:“还有老娘……还有一个孩子。”
她又问:“妻子呢?”
那人哆嗦了一下,声音都在发颤:“妻子、病、病死了……”说罢,他重新伏跪在地,脸贴着泥土,恨不得将整个人都埋进去。
蕙宁看着他,只觉心头一涩。良久才轻轻叹息道:“这世道,苦人家太多了……这样的人家,咱们还是多厚待一些罢。”她转向鲁庄头,语气带着些诚恳:“还得劳烦鲁庄头多费心。”
鲁庄头闻言哈哈一笑,皮笑肉不笑:“那是自然,叁少奶奶体恤人情,老奴代他们谢过叁少奶奶的大恩。”
此时天色却变了,先是飘起细雨,宛若絮丝从天而落,打在披风上发出轻微的绒音。绛珠撑伞立在一旁,见雨势渐浓,便轻声道:“少奶奶,还是早些回屋罢。”
蕙宁望了望田地,还有一半未细查,只得作罢:“也罢,免得大家着凉,回去再议。”
原以为不过是片刻雨丝,谁知转瞬便变了脸。风愈大,云压得低低的,雨线斜泼如针线般急促,不多时,便如瓢泼猛泻。
等众人赶回山庄,身上早已或多或少沾了湿。蕙宁一进屋,便听得屋檐水珠哗哗跌落,仿佛山林间哪处水脉被猛然撕裂,带着一股山雨欲来之势。
温钧野换了干衣,站在窗前望着外头愈演愈烈的大雨,眉头紧蹙:“这雨不寻常,一时半会儿怕是停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