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牧行舟的母亲找遍大齐所有名门望族,都没有哪家愿意把嫡系嫡女嫁进牧家。
她降低要求,跑去找当世大儒,想给牧行舟聘娶大儒的女儿或孙女。
可那些大儒大多都是出自世家,要不然也是世家的门生,哪里会把女儿/孙女嫁进牧家。
不得已,牧行舟的母亲又降低了标准,去找那些二流三流的世家,可那些世家,也都不愿意把嫡系嫡女嫁给牧行舟。
六七年过去,这事成了牧行舟母亲心里的结,在这长年累月的忧思忧虑中,牧行舟母亲的身体渐渐不好了。
至于牧行舟的父亲,祖父等长辈,也很愁他的婚事。
前两年,牧行舟二十岁那年,就有有长辈劝他母亲降低要求,说给牧行舟娶一门世家出身的妻子就行。
还说:“不管是旁系嫡女还是嫡系庶女都可以,传宗接代比面子更重要。”
那时,牧行舟两位一母同胞的兄长都相继战死沙场,他们长房只剩下牧行舟这个嫡子,族里的老人,牧行舟的父亲,祖父,都想让他早点传宗接代。
牧行舟的母亲也怕小儿子还没留个后就战死,就放下面子和那口闷气,开始从那些旁系嫡女里面挑选合适的小娘子。
她看好了好几个,想叫牧行舟去看上一眼,选一个他喜欢的。
结果,牧行舟对女人完全提不起兴趣,压根没去看,也不愿意娶妻生子。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长兄,三阿兄都已留下嫡长子与嫡次子,我们长房的血脉已经延续下去,用不着我出卖身体去传宗接代。
我若要娶妻,那一定要娶我喜欢的女子,若不然,我宁愿此生不娶。”
牧家的长辈各种办法都用了,可就是没能让牧行舟听话成婚。
他们本来想直接给看中的人家下聘,结果牧行舟说,谁去下聘,他就把谁绑到新娘子榻上,让他自己去洞房。
牧家那些长辈生怕牧行舟干出这样的混账事来,把好好的亲事弄成不死不休的仇怨,都不敢去下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