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总,您的方案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技术总监说道。
“那我们就开始实验。”沈良说道,“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要抢在外国公司前面。”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华夏重工的实验室里几乎没有熄过灯。沈良带着技术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钛合金加工工艺的攻关。
“又失败了。”工程师小王沮丧地看着变形的钛合金零件,“这已经是第十七次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沈良拍了拍小王的肩膀,“每一次失败都能让我们更接近成功。”
话虽如此,但连续的失败还是让团队的士气有些低落。更要命的是,德国一家航空零部件公司的代表团突然到访。
“沈总,我们听说华夏重工在研发航空零部件?”德国代表团的领头人施密特用蹩脚的中文说道,“我们公司愿意提供技术支持,当然,需要一定的技术转让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多少钱?”沈良问道。
“不多,只需要五千万美元。”施密特笑着说道,“而且我们可以保证,一年内就能让你们掌握相关技术。”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五千万美元,对于当时的华夏重工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
“施密特先生,感谢您的好意。”沈良礼貌地说道,“但是我们决定自主研发。”
“自主研发?”施密特嗤笑一声,“沈总,您知道钛合金加工有多难吗?我们德国花了二十年才掌握这项技术。”
“那我们就花二十一年。”沈良的语气很平静,“总比受制于人要好。”
施密特摇了摇头,显然对沈良的“固执”很不理解。“沈总,我劝您还是现实一点。中国人想要掌握这种高端技术,至少还需要五十年。”
“五十年?”沈良笑了,“施密特先生,您可能对中国人的能力有些误解。”
送走德国代表团后,沈良立即召集技术团队开会。
“各位,刚才德国人的话你们都听到了。”沈良看着众人说道,“他们认为我们中国人不可能掌握钛合金加工技术。”
“沈总,说实话,我们确实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技术总监苦笑道,“钛合金的切削性能太差,普通的刀具根本不行。”
“那我们就开发新的刀具。”沈良说道,“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尝试用陶瓷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