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樊楼之二楼上,少东家倚栏而望,目光温柔地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最终定格在那个名为杨骏的青年身上。他身形虽略显单薄,却站得如同青松般笔直,透着一股不屈的坚韧。周身环绕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镇定与沉稳,仿佛周遭的喧嚣与他无关,自成一方静谧天地。
少东家嘴角勾起一抹赞赏的笑意,轻声细语道:“杨生才调更无伦,每一次见你,你总是要给我一个惊喜!实为难得。”言罢,眼中闪烁着对杨骏才华的由衷钦佩与期待。
杨骏浑然不觉背后还有默默支持自己的人,他既然应承了掌柜的,他今晚就是上来吟诵一手诗词后,便万事大吉了。
他的眼神不由自主地穿梭于人群,最终定格在符银盏与符玉盏这对姐妹花上。姐姐银盏,温婉如水,柔情脉脉;妹妹玉盏,则灵动如泉,俏皮可人。这刹那间的凝视,令他仿佛穿越了时空,心境渺然。就在这恍恍惚惚之间,一首被誉为“中秋词中绝响”的佳句,悄然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月华倾泻而下。杨骏吟诵道:“水调歌头。壬子中秋,东京开封府作此篇,兼怀银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开篇第一句,一股清雄、旷达之风迎面扑来。强烈的气势,让“屏息凝神,寂静无声”的状态瞬间从樊楼之外,传向樊楼之内,唯恐高语惊诗文。
立于杨骏身旁,相距不过一丈之遥的掌柜,手不经意间轻轻一颤。仅凭这一句,他便悟出少东家的抉择是何等睿智,远胜过先前那位士子的才情。那士子是以酒邀嫦娥对酌,而此言却是举杯向苍穹探问,其间的气韵、胸襟、乃至想象的边界,皆不可同日而语。
周遭那些腹有诗书的士子们,此刻无不面露惊异,心潮澎湃。这才是真正名动四海、超凡脱俗的气度!遥想唐代诗仙李白亦有佳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然而细细品味,眼前这句诗词,更显意境深远,更胜一筹。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符银盏的眼眸温柔地锁定了杨骏的身影,她没能想到:今晚能在这里听到这,最长情的告白。世间最缠绵悱恻的情话——也抵不上把你的名字写进诗词之中吧!
一旁的符玉盏,悄然捕捉到姐姐面上的柔情蜜意,随之也将视线投向了那在人群中熠熠生辉的杨骏。但转瞬之间,她轻轻别过头去,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弧度:没意思,真的很没意思!
……
杨骏继续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场中的数百人,都被美妙的语句所震撼。无论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文化的,几乎每个人都能想象得出,如词中所说的那样,乘风飞天。
飞天之梦,从古至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展示了古人的想象力。而今,这一首词一起构思奇拔,独辟蹊径,从文学上展示了这一梦想。令人神往。
人群中一位士子不由的叹道:“此词高妙绝伦!真是大周顶尖的风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