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峻的笑容渐渐收敛,眼神中闪烁着一抹复杂的光芒,既有对过往荣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陶贤弟言之有理,只是这世事无常,人心更是难测。陛下养子郭荣年轻有为,自有他的治国之道,我等老臣,到时候是否还能有用武之地可就难说喽?我等现下能做的也只有竭尽所能,不负陛下厚望。至于那黄河巡视之事,虽责任重大,却也是我等为江山社稷尽忠的最后机会。只希望此行能够顺利,不负陛下所托!”
王峻巧妙地绕开了话题的重心,陶谷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就如同轻拳落在蓬松的棉絮之上,只留下一抹淡淡的无力与回响,在空气中缓缓消散。
“王相能有此等体恤之心,倘若圣上得知,定会对大人此举赞不绝口。”
言语间,两人的身影在摇曳的烛光下显得格外庄重,而账外,夜色如墨,星河低垂,宛如一幅静谧的画卷。偶尔,一阵寒风掠过,带着几分萧瑟与寂寥,仿佛也在无声地旁观着这段被夜色包裹的秘密,静静聆听着不为人知的心语……
……
次日清晨醒来!
杨骏与赵匡胤肩并肩,提着沉甸甸的行囊,脚步沉稳地迈出营帐的那一刻,晨曦初破,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蓝紫色,刚至帐外,一幅意想不到的画面映入眼帘——王峻与陶谷,他们二人竟已早早地立于蜿蜒的河堤之畔,身影被薄雾轻轻缭绕,宛如两尊静默的雕塑,凝视着滚滚不息的黄河水。晨光中,王峻的面容显得格外冷峻,眼神深邃,仿佛藏着无数未言之语;而陶谷则是一副文人雅士的装扮,手持羽扇,眉宇间透露出几分超然物外的淡然。
杨骏的目光与王峻相遇,那一刻,空气似乎凝固,两人之间流转着复杂难言的情感。惜才?仇恨?或许只有他们自己心中最为清楚。杨骏轻轻吐了口气,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随后迈开步伐,缓缓向前道:“早啊,王相!”
王峻闻言,眼神微微一闪,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杨骏此人文采斐然,但只可惜命运弄人,将他们推向了对立面。
尽管内心深处对杨骏的才情抱有几分欣赏,但家族的血海深仇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牢牢束缚着他的心。他轻轻点头,声音低沉而有力:“之前一直听闻杨直学士,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令人钦佩。方才,我与陶常侍正立于这黄河之畔,突发奇想,欲为这里起个名字,以传后世。不若,这个重任就交给杨直学士吧?”
言罢,王峻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复杂,似乎在期待,又似乎在试探。陶谷则在一旁,轻轻摇动着羽扇,眼神中流露出一抹玩味,显然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命名游戏”颇感兴趣。而杨骏,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战,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心中暗自思量:这倒是个流芳百世的好机会。
在一旁静观的赵匡胤,内心虽涌动着强烈的好奇,却也只能默默注视着眼前的一切。毕竟,在这众人之中,除了杨骏之外,竟无一人能认出他的身份。于是,他选择了沉默,以一种不显山露水的方式,细细审视着周遭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