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向南没有犹豫,直接请来律师,把学校过到夏小北名下。
他很清楚,自己擅长的领域不在这儿。
于其最后搞成一个笑话,还不如交给夏小北,让这所学校发挥更大的作用。
夏小北也没拒绝,直接按照国际最高学府的规格进行装修,安排课时。
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智能化的教室配备着顶尖的设备,课程体系融合了前沿科技与跨学科思维,师资更是从全球顶尖机构重金聘请。
硬件、软件、师资,无一不是顶格配置。
然而,这所脱胎换骨、金光闪闪的学校,唯独欠缺的就是底蕴。
这“底蕴”二字,并非指那些看得见的硬件或课程表上的名字。
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如空气般弥漫在真正古老的学府里——是墙上青苔浸润的百年风雨,是图书馆泛黄书页间沉淀的智慧结晶,是代代师生口耳相传的轶事与精神,是那份在时光长河中自然形成的、无需言说的厚重与从容。
新学校,太新了,新得像一件刚拆封的精密仪器,高效、耀眼,却少了些让人沉淀、引人遐思的“旧气”和“故事感”。
楚向南偶尔路过,看着这所焕然一新的“楚氏”学校(虽然已更名为“北辰学院”),心中感慨万千。
他佩服夏小北的雷霆手段,却也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份新贵般的“浮”。
他知道,这“底蕴”的短板,是夏小北再高的效率、再多的金钱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堆砌出来的。
这需要时间,需要沉淀,甚至需要一点……运气。
夏小北岂会不知?她站在顶层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宛如科技园区般精致的校园,眉头微蹙。
“你说,我们可不可以拿来主义?”
“你高兴就好,怎么都行。”
楚向南握住她的手,“其实,现在已经很好了,没必要搞得那么完美。至少,任何一个人来到这所学校都会竖起大拇指,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