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能的贡献之二便是对拳学的改革。
他和孟綍如及门人们一道对拳名、拳理、拳法等诸多方面反复研究,提出以“形”代“心”,将心意拳更名为形意拳。
又将戴氏心意桩功蹲猴势改为形意三体式,将心意弓步改为坐银剪步。之后,李洛能同弟子车毅斋创编了“五行生克拳”,也就是五行炮,这是第一个形意拳对练套路,具有开拓性意义。
其后,车毅斋结合实践,继续充实、完善形意拳体系。如将“掌拳互变”融会于形意拳技之中;创造“十三炮法”,并创编了“进退连环”“八势拳”等单练套路,又同门人一道,创编了“五花炮”“挨身炮”等九个对练套路,以及狮吞手等若干技法,并将少林弹腿加以改革使之成为适合本门习练的形意弹腿,作为车氏形意拳的基本功训练内容之一。
宋世荣、宋世德伯仲通晓阴阳、五行、八卦之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又得以研习内功四经,并将其与家藏《易筋》《洗髓》二经及所习太极、八卦等拳术融会于师传形意拳之中,形成了内功精专的宋氏形意拳,并以惊弹抖炸、寸绝滚颤的独特发劲方法扬名于世。
不仅如此,宋世荣及其门人还创编了“内功盘根”“麟角刀”“十六把”“战斗剑”“战斗枪”等徒手、器械及对练套路,丰富了形意拳的内容体系。
当时,宋世荣父亲宋永禄看中太谷地处晋中,交通发达,商业兴旺,就从北京移居山西太谷。
那时候,钟表业传入我国不久,人们使用钟表还不很普及,购买钟表后,维修是很大难题。
宋家在京时,就掌握了修钟表的技术,太谷比较富裕,开放,大户置买钟表后的各种维修,是个新兴的产业。宋家抓住商机,在太谷城内开设了“永善兴”钟表店,成为晋商中的新兴成员。
宋世荣兄弟两人,世荣为长。幼年读书,善解大义,十七岁参与经商,与弟弟宋世德都精于表艺,和太谷商家、绅士均有交往,在地方上也颇有名气。
太谷的形意拳的发达,得益于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河北深县人李飞羽。
李飞羽字能然,祁县一带人多称之为李洛农,或洛能、老农。他也是来太谷经商的,听说附近祁县大韩村戴家精心于心意拳,就前往拜师,虚心求教,遂得真传。
学成归谷后,曾长期在晋商大户孟口如家看家护院,和孟家相处甚洽,期间在太谷城乡传习武术,特别是培养了三位形意拳高手,一个就是闻名全县的车二师傅,另外就是宋世荣、宋世德两兄弟。
世德后来,喜好老、黄之术,曾离家云游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