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刚一言不发,看了下附近几个架子上的档案封皮,发现绝大多数都是俄语文件。
看得出来,这些资料都经过初步的归纳,但还没来得及细分。
事实上,鞍阳钢厂破败后,给华夏留下两大难题。
第一个难题就是废弃工厂如何处置。
大毛撤离期间,十分混乱。
能带走的都带走了,不能带走的几乎人为损毁。
就连不少厂房车间,都经历过火烧或者炸毁。
导致这个钢厂转眼就破败不堪。
而当时的华夏正处在灾害最严重的时期,一时间分身乏术。
既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去处置,也派不出足够的武装力量去维持秩序。
这片废墟便陷入了如今“食之难啃,弃之可惜”的局面;
而第二个难题,就是残缺的海量文件该如何处置?
正如眼前所见,堆积如山的资料残骸都集中在这里。
那些或发霉或残破的纸张,就像无数张嘴巴,在诉说着工业文明曾经的辉煌与崩塌。
这些文件中,必然还残存着某些技术火种。
但要想发掘出来,简直难上加难。
不仅仅是因为高层的颓败心理,想直接放弃这片工业文明的伤疤。
也是因为当前人力物力极端缺乏的缘故。
县工业局只抽调出两名档案管理人员,协助郑怀城处理这些资料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