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晋王朱棡突然出列:
"父皇,儿臣有本要奏。"他手里捧着一份奏折,"这是山西以工代赈的最新进展..."
朱元璋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几分,伸手接过朱棡呈上的奏折,仔细翻看起来。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听得见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好!好!"老皇帝突然拍案叫绝,将奏折递给身旁的朱标,"标儿你看看,老三这事办得漂亮!"
朱棡见父皇高兴,连忙详细禀报:"启禀父皇,此次山西雪患相继,原本预计要饿殍遍野。但施行以工代赈后,灾民们重建屋舍两千余间。"他眼中闪着自豪的光芒,"如今不仅灾情已解,更因灾民们有了工钱又有了新家,纷纷购置家具衣物,当地的经济不减反增。"
朱元璋捋着胡须连连点头:"妙啊!这才是治本之策!"
突然想起什么,眉头一皱,"那些官营店铺,可曾趁机抬价?"
"父皇放心。"朱棡连忙拱手,"儿臣严令各店铺只取微利。一床棉被成本八十文,售价不过九十文;一套桌椅成本二百文,售价二百一十文。"
他顿了顿,"儿臣还派了暗访御史,若有商户敢抬价超过一成,立即革职查办!"
老皇帝这才舒展眉头,欣慰道:
"就该如此!百姓遭灾已是不幸,若再被奸商盘剥,天理难容!"
他转向朱标,"标儿,将山西的做法抄送各布政司,让天下官员都学着点!"
朱雄英适时补充:
"此举可谓一举三得——灾民得活计,工程得完成,商路得畅通。孙儿建议,可将此法编入《救灾条例》,永为定例。"
"准了!"朱元璋大手一挥,突然想起什么,对朱棡笑道,"老三啊,你这一趟差事办得好,等下一批银子到了,朕先拨二十万两给山西修水库!"
朱棡喜出望外,连忙跪地谢恩。
殿内众官员藩王见状,无不暗自盘算着自己辖地封地能否也效仿此法。
朱雄英上前一步,手持玉笏躬身行礼:"皇爷爷,孙臣有本启奏。"
朱元璋正高兴着,闻言笑道:"大孙有话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