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报童背着大明日报一蹦一跳的在清晨的街道上吆喝着。
周围的人一听,顿感好奇,于是纷纷上前购买日报。
只见日报上开头几个大字,随后是主页上对王铁头等人的封赏:
【皇恩浩荡 匠人封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工部匠作司王铁头等人,潜心钻研,研制利器,于国有大功。
特赐:
王铁头授"忠勤子"爵,食禄十五万文新币(五百石),赐宅院一所,赏钱十万文新币,授工部虞衡清吏司员外郎,赐金三十两,御绸二十匹;
李德全授"敦信男"爵,食禄九万文新币(三百石),赏新币五万文,授工部营缮所所副,赐金十两,御绸十匹;
张大有授"笃诚男"爵,食禄九万文新币(三百石),赏新币五万文,授工部营缮所所副,赐金十两,御绸十匹;
其余十八人俱除匠籍,录入工部正籍,各授品级,赐金十两,御绸五匹。
其子女择优入中央学府。
钦此!
茶馆里,一个老书生捧着报纸的手不停颤抖:"奇哉!匠人也能封爵?这...这..."
"好事啊!"邻桌的布商拍案叫好,"我铺子里那几个学徒,昨晚听说这事,今早天没亮就爬起来钻研新织机了!"
城南匠作坊里,几十个工匠围着一张报纸,一个年轻匠人高声念着。
念到"除匠籍"三个字时,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
一个白发老匠人突然跪地痛哭:"盼到了...终于盼到了...我老刘家三代匠籍,终于看到出路了..."
"师父!"年轻匠人们红着眼眶扶起老人,"咱们也研制个新物件!听说工部要在各州府设'格物院',专收有本事的匠人!"
秦淮河畔,醉仙楼二楼的雅座里,几个身着儒衫的举人经过一晚宿醉,此时正围坐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