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就是,人家只愿意聘你当设计师,承包生产线的事儿压根不松口,说什么‘怕犯错误’、‘政策还不明朗’,老脑筋转不过弯来。"
周柒柒挑了挑眉,夹起一块红烧肉慢慢嚼着。
这事儿她早有心理准备,八十年代初,铁饭碗还金贵着呢,谁敢轻易把生产线包出去?
她咽下肉,喝了口汽水才说,“没事儿,还有三厂呢,萍姐快说好消息。”
李萍放下筷子,认真地说:“三厂愿意谈合作,不过邱厂长说,条件得当面跟你谈。”
她顿了顿,看着周柒柒的眼睛。
“之前说的合作模式,原材料、工资、设备维护都归你,厂子出厂房和设备,自负盈亏,盈利三七分,你七,厂子三,邱厂长觉得...得改改。"
周柒柒心里咯噔一下,握着筷子的手紧了紧。
这模式是她琢磨了好几天,参考了报纸上的乡镇企业案例才提出来的,自认已经很有诚意了。
她皱眉问道,“具体哪一方面,他们觉得不满意?”
这一点,吃完饭后,李萍直接带了周柒柒去第三服装厂见厂长丘奉贤,让他自己来说。
北城比南城要冷清些,路上自行车少了不少,偶尔驶过一辆解放牌卡车,扬起一阵尘土。
三厂的大门是红砖砌的,门口挂着块掉了漆的木牌,上面写着“第三服装厂”。
院子里停着几辆二八自行车,墙根下晒着布料,花花绿绿的挺热闹。
邱厂长的办公室在二楼,楼道里飘着一股机油和布料混合的味道。
办公室不大,墙上挂着“团结奋进”的标语,还有几件冬季样品衣裳。
周柒柒瞅了瞅,样式比一厂的新潮些,领口和袖口有花边,但针脚有点歪,扣子也缝得松松垮垮,还有没剪干净的线头。
她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这做工可不行。
邱厂长穿着灰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见她们进来,热情地招呼。
“周同志,李同志,快坐快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