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鸣白天和将士一起训练,熟悉这支军队。
他要了解每一个军官的性格,才能在安排战术时做到心中有数。
晚上一起上夜校,他作为老师,其他军官作为学生。
课程分为数学课和语文课,军官必须要识数和识字。
数学课上,李凤鸣拿着几张写有“0”、“1”、“2”、“3”……的数字。
苏河跟他说,这是古印度文明发明的数字,书写简单读写更简单。
李凤鸣教导军官四则运算和九九乘法表。
语文课上,李凤鸣拿起兵书《三十六计》。
书上写有三十六计的原文和计策经典应用。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原文不用记,知道就可以。”
“下面我用实例讲解瞒天过海,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
“大家学习兵书,吃透上面讲的思想。尽信书,不如无书,今后要能灵活运用。
还要结合拼音,认识书上的文字。
接下来你们抄写文字,加强记忆。”
李凤鸣看着军官们在抄写书上的内容。
他们用的笔极为特殊,他第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