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么多人竞争,实在是太多了。
他心中琢磨,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尽可能排除一些竞争对手。
杜源面色和蔼的说道:“兄弟们,大家已经过了招贤馆的初试,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统领府的招贤馆,它和大明朝的科举完全不同。
大明朝科举之后,我们需要熬很多年,等待官府出现空缺。
谁都不知道,自己有机会补上哪一个缺。
统领府不一样,招贤馆的笔试,都是由各个不同的衙门负责出题。
每个衙门的笔试和面试,题目都是不一样。
衙门的考试时间基本相同,选择其中一个,就不能选择第二个。
大家都已经想好,要进入哪一个衙门了吗?”
一名矮胖的考生最先说道:“我顾平安要进工部,我太祖爷爷以前在川渝地区修过水利。
我们家传书籍,有专门讲述水利修建。”
杜源看了眼这个人,他露出真诚的笑容,这人不是他的竞争对手。
有第一个人开头,很多考生都说出自己的意愿。
杜源在暗中统计,绝大部分考生,都准备进入吏部和户部。
这非常正常,吏部和户部的官员最显赫。
吏部管理官员升迁,隐含的权力非常大。
户部哪怕被拆分,依然负责管理民政,最容易出政绩。
杜源看过统领府的资料,三法司只能在自己衙门内部升职。
上升途径已经被限制死,也没有成为封疆大吏的机会。
这三个衙门,要求还巨高,不懂刑律不可能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