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长期的痛苦和压抑,使得民众心中早已滋生出深深的厌战情绪。
再经过温岚府惨案所带来的影响,各国的反战情绪直接突破了阈值。
前线甚至是出现普通士兵因为厌战打黑枪,把负责指挥的将领打死的情况,这种情况还不止一例。
普遍的厌战情绪,让各国君主对于当前的战争前景感到非常悲观。
他们深知,若再不停止这场战争,国内的局势恐怕将难以控制。
唐太宗就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旦各国的局势,积累到不得不民变的程度,局势就无法挽回。
各国君主正发愁的时候,他们驻帝国的官员探听到一个消息。
帝国认为藩属国之间的战争过线了,想要出面调停藩属国之间的战争。
各国君主欣喜异常,他们主动停止战争,会被百姓认为这是战败了,害怕敌国主动投降。
帝国以宗主国的身份调停战争。
他们就可以以藩属国无可奈何,拒绝不了帝国的调停为由,结束这场战争。
哪怕是这场战争之中,损失最大的四国同盟,同样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四国同盟现在处于下风,他们害怕被联盟侵占更多的领土。
随着这则流言一同传到各国的消息,帝国派首相林文静前来处置温岚府惨案。
各国君主也就明白帝国的意志,借着这个台阶,纷纷前往马陵堡。
他们希望能在这场危机中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既能给民众一个交代,又能尽量减少自身的损失。
各国君主与掌握实权的权贵一行动,立刻引起大部分人的注意。
欧洲周边的国家,稍有身份全部赶来马陵堡,哪怕是远在美洲的藩属国,他们都派遣官员前来。
马陵堡一时间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各方势力云集。
大街上,随处可见各大广播电台与报社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