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锁听了玉芝的吩咐,给小燕结了账,心里有着一股酸水往下流,想着自己要先走了,没想到小燕走到自己的前边,小燕的今日,就是自己的明日,心里真有同病相怜的感觉。
小燕和父亲要走,除金珠不能出门外,玉芝和长锁,以及张杰,张魁,张鑫全家人都来送行,每个人都显示出留恋不舍的样子。
小燕的父亲看见,心里特别高兴,夸女儿道:“你在张家,人缘真好,他们一家人都来送行,可真是给足了我的面子了。”
小燕不以为然的说:“大呀,你哪来什么面子?也是因为我,得了老太太的势,被高看一眼,一切都是我辛辛苦苦换来的。老太太刚刚离世,还有点情分,若是等到老太太的情分耗干,再看他们谁也会看我一眼。”小燕跟着老太太,也算是经历了世事,看透了一切。难怪古人说道:娶妻宁娶大家奴,不娶小家猴,经见多了,也就有了主见。
尽管嘴上那样说,心里也有着不舍,回头看着自己生活了几年的地方,眼中冒着泪花。但想着,这里不是自己的长久之地,丫环不会做到老,毅然的跟着父亲,头也不回的走了。
真是: 人恋古土草恋山,只缘情念心牵连。
看破世事方知缘,此地缘尽不留恋。
终于把客人都送走了,张家堡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而忙碌了一天的长锁,在玉芝窑洞前转了几圈,最后还是鼓足勇气,走了进去。
他对着玉芝说道:“太太,我年事已高,老眼昏花,遇事迟钝,难理家院,惹得一家人不和气,干不动了,还是让我回家去吧。”长锁送走小燕,觉得她年龄虽小,深得老太太的调教,做事果断,自己也应该学她果断从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太太在世,长锁深得信任,所以长锁在家有地位,受人尊重。而今的张杰,就没那么多顾虑,他把长锁不当回事,说话甩脸,纯粹把长锁当下人看待。巨大的落差,让长锁心里难以承受。长锁心里想,张家堡要换主人了,自己也该退出了。自古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我朝不用他朝人。还是自己亲自给玉芝说出的好,免得玉芝为难。长锁感受了委屈,直接在玉芝面前摊牌,他不愿夹在他们中间作难。
玉芝心里明白,长锁私下受了暗气,给自己告委屈来了。老太太去世,自己失去了制衡下辈的势力,亲自坐镇感觉也是压不住了,张杰的表现尤为明显。她心里想着,树大分枝,该分家过活了,要不张杰闹翻了,一家人都脸上不好看,就是没想到,首先爆发却是长锁。
她没法立刻回答长锁,只是安慰道:“我知道你受气了,你是看着孩子们长大的,他们有什么过失,你也就担待点,我这里给你赔礼道歉。你在张家这么多年,操心劳累也很辛苦。可这老太太刚走,你就来说要离开的话,让我感到很难过。你先别着急,我和孩子们商量一下,给你答复吧,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别误了事,家里还要指靠你。”
玉芝的话,倒说的长锁说不出话来,好像老太太刚走,自己没有一点人情似的。殊不知,张杰的心里,早就有撵他走的意思了,长锁只是心里想,嘴上说道:“太太是个明白人,也不要太为难,我等你的回话就是。”说完就出去走了。
长锁的一番话,在玉芝心里,激起了千层浪花。玉芝心想:家庭矛盾日益剧增,还不如快刀斩乱麻。趁他们兄弟都在,一起说清楚,分家过好了,免得自己出力不讨好,倒落得一身的不是。而这分家,是离不开长锁的,家里的经济出入,以及所有家当,长锁恐怕比自己还要清楚,才能给他们一个公平的解释。再则,油坊以及外围喂马的、放羊的、打杂的、守庄的、干地里活的人也有十几个人,必需由长锁安排指挥,所以长锁一定要留住,留不住长锁,这个家就彻底瘫痪了。
真是: 料理家事有总管,离开管事家生乱。
主人哪能不知缘?心有章法解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