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上层根据实际情况,和军方商议,派出胡宗南部,二零三师十旅三团团长夏雷电率团,驻扎到槐庆府,加强封锁泾河沿岸,企图阻隔去往陕北的通道,和游击队的发展。
通过游击队员的不懈努力,他们的力量不断壮大。本来这发展壮大是好事情,但这在敌后,隐蔽就成了难题。岐山游击纵队决定,把多余有生力量,迅速输送到延安去,即给前方输送了力量,又利于游击队力量的保存和发展。
游击纵队,从各地抽调出一些战士,共二百名,分别在三个地点集中,秘密集中到槐庆府,由槐庆游击支队护送过泾河,再去往延安,投入到抗日前线去。
槐庆游击支队接到命令后,赵彦芳传令,槐庆游击支队的全队人员,就在预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等待接应,把这批战士安全送过泾河。
赵彦芳、牛大刚,张大年,三个人在一起,根据现实条件,制定运送方案。
赵彦芳对两人说:“上级命令我们,必须按时安全的把这队人员送过泾河去,过了河那边有人接应,我们的认务就算完成。”
牛大刚说道:“这样大的队伍,白天目标太大,行走只能在晚上,也就是说,在我们这里区域停留的时间,就是一个白天,两个晚上的时间,第一个晚上集中后,就必须急行军,赶天明赶到泾河附近,天明后隐蔽歇息,天黑后再赶到泾河边,连夜渡河,天明前必须完成渡河,游击队撤退后到沟底河滩隐蔽,天黑后再返回土陵村,也要和联络人定好时间地点。”
张大年也应道:“这必须给战士带够四天的干粮,咱们这一带路途遥远,也不能进村用餐,那样容易暴露目标,只能就地休息,吃馍。野外不能生火,避免暴露。”
赵彦芳根据大刚、大年提出的问题,详细的安排道:“你们说的都对,带干粮这个事,就安排到我们地下党员的家里去,让他们每个人按时准备好锅盔,等到队伍来了后,分别给他们带上。队伍一定要在距离河边近,有遮掩,不暴露的地方休息,不能动烟火,晚上急行军,和联络员规划好行走的路线,在我们这里,不能出现任何失误。”
牛大刚和张大年都信心满满的点头,在他们心里,这是锻炼队员的好机会。
第二天,牛大刚到药店,来找联络员,即领路人。牛大刚走到柜台前看四周无人,便向柜台的伙计小吴问道:“掌柜的,我想买药,叫远志,不知有没有?”
小吴一听,这是店里的接头暗号,找药远志,就是找李志远。就问:“还要其它药吗?”
牛大刚回答道:“只需要这一种。”
小吴说道:“好的,你等会。”他进门去找李志远。
李志远也早就在店长那里接到指令,专门在等候着接头人员,小吴进门给李志远说道:“小李,你等的人到了。”
志远出门来看到牛大刚说:“你要的药,到里边取。”大刚跟着进到里边。进门后,李志远伸出手热情地说:“我叫李志远,欢迎你。”
牛大刚也伸出手握着志远手说:“我叫牛大刚,槐庆游击支队的。”
“原来是牛政委。快坐,快坐,怎么是你亲自来了?”李志远不解的问,他听店长说过游击队几个领导的名字,没想到牛政委亲自来了。
牛政委解释说:“为了确保联络点的安全,咱们这里,只有赵队长、指导员和我三人知道,具体联络人,也只能是我一个。如果我实在来不了,那只能是他们两个其中一人,这是组织的规定。别的人不知道联络暗号,你这里不能轻易的暴露给任何人。”李志远点点头,表示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