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么说,李干现在,是真正的那个有权力决定全国各军工企业生死的那个人了!
以前,以军技办的名义对在研项目实施指导,是有些牵强的,因为不是什么装备都能出口。
比如歼-11这个项目上,李干基本上是以个人建立起来的技术威望、军功威望来实施指导的。
军技办负责技术审核的是进出口的军用装备、军事技术。
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可以说,扫清了李干指导全国军工装备发展的最后一些障碍,法律上的、程序上的,全都清除干净了。
李干立即站起来,掷地有声地说道,“感谢组织培养和信任!我将为了我国军备现代化发展,继续狠狠地干!”
“好!”熊副总大笑,“这话提气!”
“好,咱们开会!”
会议开始,海航司令员马大海就说话了,他声音粗狂辽阔,道,“阿干啊,我可是在第三舰队司令部干过的,驻地是你家乡吧?那咱俩算老乡。”
驻地是军人的第二故乡,他这话没错。
空司参谋长刘长银拍了拍桌子,道,“我说马大哈,开会说事就说事,攀什么老乡。你小子在第三舰司拢共干了有一年不?”
马大海说,“刘苍蝇,你名字是真没取错,嗡嗡叫个甚啊!”
“好了好了,你们俩凑到一起就驳火,现在是开会。”熊副总敲了敲桌子,连忙阻止。
不然这俩人非得喷下去。
马大海看向李干,说,“阿干,我们海航也看上歼-10了,听说你给这飞机起了个名字,叫川渝暴龙,好名字!你给我说说,能不能改出海军型来,多久能投产?”
不是歼-11项目协调会吗,怎么说到歼-10来了?
李干感到奇怪,道,“当然没问题,投产也就是两三个月的事情。不过,985厂手里有大量订单,交付日期没那么快。”
马大海说,“匀一部分产能给我们海航,我们先买个120架,怎么样?”
一听这话,刘长银坐不住了,连忙插话说,“熊副,我得打断一下马大哈。我们空军早就下了单子,歼-10C优先交付给我们,外销型号都要靠边的。”
熊副总看向李干,问道,“海航现在都是些老歼-6、歼-7、强-5,他们的需求的确比较紧迫。阿干,你看看怎样协调一下,先解决一部分。”